新方向 新视界

2018-08-21 20:47
中国摄影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展视界

2018 年2 月3日至7 日,经过10 余位国内外评委为期5 天专业、高效的评选,中国第17 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国际影展”)的评选工作在河南省郑州市落下帷幕。

本届国际影展以全面呈现当下世界各国摄影发展成果、创作水平,展示世界各国摄影家对于摄影发展新方向、新动向的探索和实践,从而促进、推动世界各国摄影文化交流,建立多元化发展的视觉平台为宗旨,聚焦自然、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分为纪录类、艺术类,以及特别设置了“方向·视界”主题类。“方向·视界”主题释义,“方向”,即自然、人类、社会发展之方向;“视界”,与“世界”谐音,鼓励摄影家通过镜头观察记录世界的变化,影像呈现心中的世界。为推动摄影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展示当下世界各国摄影在创作主题、观念等方面的探索与新动向,本届国际影展还特别设立了意大利国别展。

本届国际影展的征稿历时4个月,共收到109个国家和地区13411名摄影人投寄的142025件(230987幅)摄影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影展作品涉及的国家范围、参展人数以及来稿数量,都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国际影展评委阵容强大,各类别安排合理。13位评委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本次国际影展的10余位国内外评委们都具有丰富的影像创作、策展、组织、报道等专业经验。此届评委阵容充分体现了国际性、专业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本次评选现场还设立了监审和观察员,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全心投入,互相交流、碰撞,不断思考,对23 万余幅来稿作品做出评选,针对组委会的组织工作、来稿数量、质量、创作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对国际影展的未来发展畅所欲言。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在组委会会议中谈到,希望通过本届影展,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摄影的感召力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积极发挥摄影文化的传播作用,用影像的魅力推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本届国际影展制定了严密的评选方案,纪录类采用5 轮评选制,艺术类和主题类采用4 轮评选制。每轮评选结束后进行复议。结果充分讨论,经各评委认可,达成一致结果。严谨的评选流程,使得评选结果更加客观,公平。整个评选过程全程摄像监录。最终产生300 件入展作品,其中纪录类作品在评选结束后进行专家鉴定,入选作品已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上公示。

本届国际影展来稿量的增加,无疑对本届组委会的组织工作是一次严峻考验。评委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本届国际影展的评选筹备工作充分,程序严谨,组织和管理安排得当。评选工作有条不紊。

本届国际影展延续上届传统,密切关注自然、人类、当下社会发展等问题;来稿作品从题材上较往届更加丰富,作品视觉呈现也更加多元。但是在整个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普遍反映尽管来稿数量众多,但主题重复性较大,创作手法相似度较高。评委呼吁希望在雷同的作品中看到更多摄影人寻求羊肠小道,进行个性化表达。

评选总结会上,评委们纷纷发言,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表示,本届国际影展来稿作品数量庞大,但评委们加班加点、勤奋敬业、治学严谨、互相合作、苦并快乐着。并在评选过程中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艺术思想碰撞。今后,国际影展将在进一步改进评选流程和方法,在如何充分体现国际影展的国际性、艺术性、专业性,如何吸引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等方面做深入探讨和提高。

最后,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从五个方面对本届国际影展进行了总结。首先,他提到本届国际影展来稿数量再创新高,投稿人数的增多无疑会增加评委选出好作品的难度。建议发挥中国摄协团体会员的作用,提高整体来稿水平,扎实做好基础性、普及性的征稿工作。第二,今后评选过程是否可以采取电子评选与纸质评选相结合。初选进行电子评选,终评环节应用纸质评选。这样可以促进摄影人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投稿过程。第三是分类问题,他建议纪录、艺术、主题等每一大类可否细分子项。另外,可否设立“长期专题”子项,鼓励摄影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话题,讲好民生故事,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专业摄影人参与进来。第四是推广问题,他强调要增加国际影展的后期推广工作,丰富品牌传播手段。在评选中,可以加入理论家、评论家等身份的观察员,并把后期的学术研讨工作做精做细。第五,国际摄影展的定位问题,希望在面向基层大众,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服务的同时,引领更多有担当,有情怀,有追求的摄影人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国际影展要强调引导性、专业性、前瞻性以及实验性。

评委感言:

本届国际影展,除纪录类、艺术类之外,特别设置了“方向·视界”主题类别,虽然是命题作文,但却需要摄影人在相应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拍出有想法、有特点的作品。关于这个类别的释义,来自国内外的评委给出了详细的诠释:

我们想通过影像展示一个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态度,这是一个发展性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对于中国的回射。两点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个坐标点,这个点就是方向的最好诠释。

—周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

“一个方向就是世界,一個根源就是中国”。设立这个主题,可以给摄影人一个新的工具想象未来。

—克洛迪奥·布鲁福勒(Claudio Brufola,前意大利职业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方向”应该体现人们对于生活、理想的追求和期待。

是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视界”则是摄影人透过镜头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劉鲁豫(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国际影展的评选分类可以更加细化。例如,创建数字创意类。这样可以融入更多富有创意的前沿数字化作品。

—何塞·马努埃尔·巴耶斯特尔(Jose Manuel Ballester,西班牙画家、摄影家)

艺术类作品虽然允许进行二次创作,但有些作品质量相对粗糙,不讲究规律,天马行空进行创作。摄影人应该踏实下来,在镜头上多下功夫,在重视基本功的前提下,思考后期创作。

—李学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展视界
沃野
旺久多吉
扎堆
机视界
视界
视界
2016年各类国际影展金奖作品鉴赏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