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唱教学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研究

2018-08-21 10:10李峰
当代教育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面提高声部素质

李峰

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最直接的美育,它将负担起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超新人才的重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变传统单纯传授知识和纯正技能技巧训练的陈旧模式。为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中心转移就至关重要。我们经过实践探索,终于确立了“以合唱教学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教改实验方向。

1实验研究遵循的原则

1.1全纳性原则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素质教育的灵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是主体参与的个性行为,所以创新教育将构成音乐教改的基本思路,使每个学生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个性。而合唱艺术则是群體活动,是全员参加和个性创造的艺术形式,它能使每个学生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挥每一个人的功能,同塑集体的艺术作品,它不论智力差异的高低、文化课学习的优劣,都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在艺术天地翱翔的氛围,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人。

1.2基础性原则

创新教育区别于西方的创造教育,同时又可以涵盖创造教育的全部内涵。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更新,必须科学定位于“基础性”上,坚持培养学生基础创新素质。创新也分两个层次;高层次为前所未有的创新层次;低层次即为基础性创新层次,也就是过去个人所没认识到的事物,经个体认知即为创新。而小学阶段属普及教育,就必须坚持基础创新原则。

1.3综合性原则

它集乐理、试唱、和音听觉、声音技巧、艺术表现等多门音乐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教学形式,通过合唱教学即可提高学生多方面音乐素质。

2合唱教学改革采用的法则

在教学时问中采用了“听、想、演”三步曲。

2.1聆听法

要求注意“聆听”。在听清别的声部、别人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时,通过对照、配合,做到节拍、速度、强弱、情感的一致,最终实现声部均衡统一、和谐、流畅优美的艺术境地。同时要建立合唱意识,培养和声感念,只有熟悉了主旋律声部,才能使其它声部和主旋律构成非常准确的和声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用以“立体节奏训练”为突破口,以“搭桥术”训练音高等手段进行。

2.2联想法

通过师生讨论研究作品,确定表现方法,研讨处理方案,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发挥学生想象力,挖掘创造力,并以开发学生主管能动性为核心。

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留给学生一块自我体验、自我发挥、自我展示的音乐艺术空间。用学生人生旧有的只是和生活体验解释作品的艺术形态。

2.3表现法

在聆听、联想的基础上运用艺术表演手段完成作品的表达和感受。小学合唱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培养若干合唱队员、若干合唱队,而是为了培养出将来需要的各种创新人才。

实施以合唱教学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心转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全面提高声部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
小组合作,师生快乐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