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24 22:24韦湘云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康养旅游沿海地区对策研究

韦湘云

摘 要:针对当前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应该从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细分旅游市场需求、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开发康养旅游特色资源、开发康养旅游特色资源、加快康养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入手,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促进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业软实力,推动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全面持续发展。

关键词: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对策研究

《2017-2022年中国生态养生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出,康养旅游产业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融为一体,全方位地满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

北部湾地区沿海三市(钦州、北海及防城港市)作为广西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城市,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以及配套产业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北部湾沿线全域旅游发展,对广西北部湾区沿海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康养旅游的概念

康养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是旅游发展阶段较发达的产物。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将康养旅游界定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既强调了抗炎旅游自然和谐这一状态,也明确了康养旅游活动的范围。

二、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北部湾沿海城市除了具有发展滨海健康养生的先天条件外,各城市还有着特色迥异的旅游资源,可充分发掘用以辅助开发康养旅游业。经过近几年的整合开发,以北海市为核心的北部湾地区特色康养旅游产业建设已全面铺开,努力推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养旅游项目。目前各地市的康养旅游特色已凸显,发展模式也日渐明晰。

(一)北海——候鸟休闲小镇

随着我国休闲时代和老年社会的到来,基于良好生态环境的“休闲养生产业”和“养老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目前,北海旅游产业发展已形成以银滩为中心,涠洲岛和合浦星岛湖为两翼,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等旅游区(点)众星拱月的旅游发展格局,滨海度假和避寒养生已成为北海主体旅游产品之一.

(二)钦州——国际康养胜地

2017年发布的《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钦州市旅游业在“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以钦州历史文化为旅游核心区,以滨海休闲度假带、钦北山水生态观光带、灵山浦北民俗风情体验带为重点,重点打造以邮轮游艇、海岛度假、滨海养生、生态乡村、红色文化和庄园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体系,将钦州建成国内知名的现代生态滨海城市和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 。

(三)防城港——边境新型旅游

防城港成为国家级边境旅游试验区之后,跨境旅游整体形象知名度大幅提高,边境旅游作为其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全国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防城港市立足中越边关风情、滨海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康养等核心旅游资源,推动构建新型特色康养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京岛风景名胜区、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康养休闲胜地提档升级。从2018年起至2020年,防城港市实施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康养旅游、邮轮游艇、体育旅游、汽车营地、民宿等一批项目 ,夯实当地康养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二、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作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结构、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就康养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方面而言,康养特色不足,价值低,品牌少。目前的发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延续着传统的旅游产品内容,没有真正与养生的实质融合起来,也没有对消费者进行市场划分,因人制宜,因此,康养与旅游之间交互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就康养旅游开发模式而言,康养配套设置不足,形式单一。康养旅游需要国家政策鼓励、培养旅游新形态、整合创新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配套的康养旅游资源进行支撑,如医院、保健院、健身场所以及相关娱乐设施等。但是目前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导致在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底气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大。

(三)就康养旅游发展产业融合实践而言,旅游与康养的分离发展比较明显,产业融合有待加强。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融合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分离发展,旅游者打着养生的旗号进行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览的虽然是养生旅游目的地,但仅停留在购买养生产品上,未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

(四)就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而言,设计粗放,遍地开花却未成体系,缺乏发展后劲。目前国内的康养旅游跟风盲目复制发展严重,养生旅游特色难以突出。沿海地区争相开发旅游资源,忽略资源与养生的匹配度和适用度,康养旅游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发展的后劲。

三、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發展的对策研究

(一)先行基地建设规划,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对于产业建设有着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发展引领作用。在北部湾沿海地区践行产业建设过程中,应该针对当地市场的现状、供需关系以及竞争状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结合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进行明确定位,科学统筹康养旅游产业近、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合理引导旅游资源的特色发展,实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细分旅游市场需求,明确康养旅游核心方向。

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为沿海旅游者提供康养配套服务的过程。因此,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就离不开以满足消费者康养需要为核心的方向。根据康养旅游的市场细分,对各市场、客户群体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当前各群体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将康养服务具体化。

(三)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提升旅游产业软实力。

结合本地康养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参考总结国内外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的优秀案例,制定适合本地实情的康养旅游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和规范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配套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与评价体系,提升康养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当地旅游产业软实力,提升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的总体影响力。

(四)开发康养旅游特色资源,推动产业结构改革。

对于北部湾沿海地区而言,要真正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单靠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全面分析自身优势特色和不足之处,有的放矢的从结构上推动康养旅游产业的改革。第一,应从康养旅游产业的设施入手,不断完善当前城市的康养设施与旅游设施提升,旅游体验。第二,应从康养旅游产业产品创新入手,推动特色品牌的形成。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和文化历史,创新旅游产品,改革发展模式,打造不可复制的康养旅游品牌。第三,应该统筹规划各产业布局,推动康养旅游产业的战略纵深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状发展格局。第四,加快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智慧旅游系统工程,激活联动机制,加强旅游保障体系建设,创建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四)加快康养人才团队培养,促进旅游产业间融合。

鼓励和支持人才开发、培育和引入,充实当地人才队伍。聘请国内经验丰富的旅游顾问团队,为其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加强与北部湾沿海地区高校的校企合作,扶持各旅游学院、健康学院的发展,增设康养养生课程,有计划和方向的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当地康养旅游新业态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和服务培训等,建设高水平的康养旅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qinzhou.gov.cn/zcwj_246/zcjd/wzjd/201708/t20170808_102249.html,2017-08-08

[2]《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EB/OL].http://www.fcgzf.com/archive.php?aid=660545,2018-04-17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院级课题“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建设研究”(GSB2017001)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沿海地区对策研究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大众旅游”背景下康养旅游的研究
浅析特色旅游开发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四川康养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