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8-25 08:27杨少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肌梗塞容积

杨少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急性心肌梗塞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管腔狭窄,增加血管内膜的粗糙程度,阻止血流正常流通,损坏心肌,引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心功能损伤程度加大,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修复并保护心功能[1-2]。卡维地洛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用的药物,本文为了探讨其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选取患者共68例,分成两组后一组采取常规疗法,另一组加用卡维地洛,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详细情况如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从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当中选出68例,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以及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存在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1-34号和35-68号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

观察组(共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下限 29岁,上限 70岁,平均(45.25±10.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下限3小时,上限16小时,平均(6.21±4.10)小时。

对照组(共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下限 30岁,上限 71岁,平均(45.34±10.2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下限3小时,上限15小时,平均(6.15±4.24)小时。

文中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存在微小差别,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心电监护、吸氧、抗感染等,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1.2.2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卡维地洛治疗:初次,口服12.5mg卡维地洛,一天一次,两小时后,增加剂量至25.0mg,十二小时后,再以同剂量(25.0mg)口服一次,上述初次治疗方案结束后,开始长期治疗,口服12.5mg卡维地洛,一天两次,疗程为六个月,密切关注治疗期间的各项生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每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射血分数三项。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的形式表示,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射血分数、血压水平、心率)用(±s)的形式表示,t值检验。对比数据差别明显用P<0.05表示,反之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

如表1数据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三项心功能指标相差不大,P值大于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射血分数更高,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更低,P值小于0.05。

2.2 血压与心率

如表2数据所示,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血压水平与心率都相差不大,P值大于0.05,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舒张压与心率更低,P值小于0.05,两组收缩压在治疗之后无较大差别,P值大于0.05。

2.3 不良反应

如表3数据所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P值小于0.05。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s)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s)

注:治疗后组间数值相比,P<0.05。

组名 时间射血分数(%)观察组(n=34)对照组(n=3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t值/P值治疗后t值/P值收缩末期容积指数(ml/m2)53.26±7.15 26.58±4.18 53.18±7.24 41.15±6.66 0.05/0.96 10.80/0.01舒张末期容积指数(ml/m2)40.25±9.58 63.64±10.25 40.31±9.20 49.59±8.52 0.03/0.98 6.15/0.01 35.25±11.15 63.26±13.18 35.31±11.24 49.52±11.05 0.02/0.98 4.66/0.01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变化(±s)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变化(±s)

注:治疗后舒张压、心率组间数值相比,P<0.05。

组名观察组(n=34)对照组(n=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t值/P值治疗后t值/P值舒张压(p/kpa)9.13±2.05 8.85±0.13 9.12±2.08 7.16±1.14 0.02/0.98 8.59/0.01收缩压(p/kpa)15.23±0.36 14.58±2.14 15.21±0.27 14.56±2.13 0.26/0.80 0.39/0.97心率(次/分钟)106.24±6.64 69.21±6.31 105.59±6.37 84.15±5.58 0.41/0.68 10.34/0.01

表3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较单纯性心力衰竭而言,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增强,会引发强烈的应激反应,延长交感神经兴奋时间,持续性损害心脏,导致心率变快以及外周血管过度收缩,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心功能损伤至不可逆时,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卡维地洛(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能够对β1受体与β2受体以及α1的传导途径进行阻断,口服浓度升高时,钙离子拮抗能力对应上升,可起到很好的血管扩张作用,此外,该药还可减轻茶酚胺毒性,对交感神经支配衰竭心脏的能力进行调整,使β受体恢复到疲劳状态,增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对心功能加以改善,不仅如此,卡维地洛还可使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得到改善,重塑左室功能,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指标。但是在用药时需要注意,治疗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始阶段,后期进行用药剂量持续增加阶段,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呼吸状况,一旦出现支气管痉挛,要立即减少药物剂量[3-4]。

文中结果部分数据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与舒张压、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由此可见,在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辅助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无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心肌梗塞容积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巧求容积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