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8-25 08:27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住院

王 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焦躁压抑情绪,该疾病并发症(休克、心率衰竭等)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更多医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以助于在了解患者不同体征、病症等的基础上予以详细护理计划,以此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焦躁不安感,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为研究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的辅助作用,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为 62~79 岁,平均年龄为(68.85±6.32)岁;观察组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为63~77岁,平均年龄为(69.28±6.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实施对比研究。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应采取常规护理,例如:心电监护、药物治疗等措施。

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和循证护理进行适当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对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提出具体问题,患者的主治医师以及其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病情状况、经济条件、体征差异等,为其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1]。该计划具体涉及到了患者体征基本检查、病症情况、巡房频率等,能够深入了解患者基本信息,根据患者具体信息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及其精神状态,做好药物治疗的准备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针对不同程度患者采取具体治疗方案。提出问题是循证护理方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实证验证问题所在,更好解决患者实际问题。

②对患者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信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计划能够更好帮助患者在病症不同阶段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首先,充分了解患者的不同性格,结合其自身实际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感严重患者应加强沟通,有效减缓其自身不安感,运用适当方式向患者积极宣传相关知识,做好积极的心理暗示,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2]。根据详细护理计划,注意把握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阶段,在其心律失常之前实施药物治疗,之后应密切关注其体征、病症变化等。对心律失常患者中发生频繁者应该根据其病情变化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时调整用药时间从而提升安全性。密切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各项指标以及其心电图,做好相关急救措施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好的被采取急救措施[3]。

③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将每日的护理内容及效果详细记录下来,建立患者档案,并将这些档案进行整理,作为以后科研及教学的资料。针对卧床比较久的患者应做好口腔、皮肤等护理工作。护理中,应为患者提高营养价值高、清淡爽口的食物,保证患者充足睡眠从而促进其更快的恢复,每天给予患者一定的锻炼时间,使其进行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满意程度,并对分数进行统计,分数越高者护理满意度越高,两者呈正比关系。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满分100分,非常满意:大于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小于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循证护理这一术语最先在1991年被加拿大学者Guyatt使用,后来经过整理形成了审慎明确地运用最佳证据对患者个体做出决策的核心思想。为了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满意度,选取了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的42例经过上述护理方法干预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循证和心理护理适当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持续且急性缺氧缺血而引发的心肌坏死[4]。现今,该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疾病患者数目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发作常伴有持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衰、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并发有休克、心率衰竭等,易危及生命。老年人与青少年相比而言身体素质日渐衰退,身体器官负担也越来越重,更有影响的是其免疫力下降为疾病病发提供契机,因此,为降低该种疾病病发率,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病情以保证其日常生活,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及研究循证和心理护理辅助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常规护理中应使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提供清淡的食物以及适当的体能锻炼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循证和心理护理。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在护理计划过程中,护理人员明确审慎地将患者意愿、临床经验等与科研结论结合起来并获取证据以作为护理依据[5]。在该实验中,护理人员会依据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以及患者性格不同等基本信息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能够通过对患者各方面的密切监测可以及时调整用药量及时间,增加治疗安全性,减少患者治疗风险。同时,针对其中心律失常的患者,不仅对其实施各项指标的密切监测,而且全面的急救措施也会为患者突发状况做好充足准备。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同时加以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心理护理主要针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通过积极暗示给予患者正面影响,降低患者焦躁不安感,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而循证护理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实际应用等方法对患者产生一个正面影响。医学博士石华,在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中提到过,老年人身体机能各方面的减退以及住院带来的敏感情绪,需要利用上述护理方法,来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密切,减少患者内心的不安感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详细的护理计划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其更好的控制病情[6]。进一步,上述实验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2.38%),同时,在循证和心理护理方法适当干预下,研究组的住院时间(10.22±7.2d) 比对照组住院时间(18.98±2.1d)短,研究组的医疗费用比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和心理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并能够减少医疗费用,同时较大程度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循证和心理护理方法值得提倡和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