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效性探究

2018-08-26 20:33庄晓兰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写日记课外活动比赛

庄晓兰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侧重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哪些意义和方法呢?

一、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1.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须完成相关的教学要求,但参与学习的学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课堂上的知识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及时掌握。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与延伸,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2.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

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活动中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施各种各样的活动。

3.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和质疑的良好习惯

表达是对已知知识的回顾,而倾听是对未知知识的学习。朗读比赛和成语接龙等多种活动都能够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能对朗读者作出恰当的点评。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很多小组都有自己的活动方案,当对小组活动方案进行评选时,大家就会互相质疑,畅谈自己的看法。

4.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记忆、理解、想象、表达等多方面的差异。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的长处得以充分发展,短处得到相应的弥补。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升。

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

1.在活动中,应坚持活动内容与小学语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不能盲目地开展,而要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巩固和延伸。如在我们即将步入“春天的脚步”这个单元的学习时,开展了外出寻春的活动,编辑与春天有关的手抄报,开展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和成语知识竞赛。

2.在活动中,应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符合学生学情的原则

低年级的语文课外活动应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中年级的语文课外活动可结合听、说、读、写,将这些语文的基本能力运用到活动中,如开展朗诵比赛、儿歌创作比赛、新闻播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活动;高年级的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开展课本剧表演、飞花令、小组轮流写日记等活动。

3.在活动中,应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但也不能没有指导,让学生随心所欲,不然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在小组成员轮流写日记的比赛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草草应付;在小组成员的评价中,教师指导组员如何评价他人的日记,可从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美观、词语运用是否正确、是否运用好词佳句等方面来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4.在活动中,应坚持以赞美学生为中心的原則

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表现肯定会有差异,教师要理智认识这些差异,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我班开展朗诵比赛时,有一个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果不言而喻。但是,在比赛中,我仍然把奖品送给这个勇气可嘉的学生。后来,不仅这个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朗读,就连其他不爱朗读的学生也被带动起来,参与到朗读比赛中。可见,教师的赞美蕴含着多么强大的力量。

三、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具体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目前,小升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布置各种额外的作业,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因此,一方面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教师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全面地掌握语文课堂知识。如现代诗《礼物》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仿写”这一项。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礼物清单列出来:什么时候收到的?谁送的?为什么送这个礼物?你的感受是什么?在本节课最后的仿写环节,教师请学生拿出礼物清单和大家分享,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礼物进行仿写,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学生仿写的难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如,在学习“可爱的生灵”这个单元,我们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观察家里的小动物的活动,拍下小动物的美照和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小动物的外形以及机灵、可爱等特点,为课后的习作练习准备了素材。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1)全班学生共同约定,在

同一时间内读完同一本书。如以《夏洛的网》为例,教师将此书推荐给学生,大家共同制定阅读计划。本书一共有180页,学生商定一个月内读完,每天至少要读6页。一个月后,全班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和其他学生分享,并且制作关于《夏洛的网》阅读手抄报,将其贴在展示栏,以便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2)建立四人阅读小组,小

组内共享图书。小组内成员约定,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图书分享给其他学生,小组内的图书借阅情况由小组长登记,每个月在全班评选出小组内的阅读之星、图书分享之星。

(3)书吧阅读,拓展视野。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阅读各类图书。

(4)借助现代媒体,开展百日读书计划。比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以上课外阅读难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因此,我借助班级QQ群,开展百日读书计划,学生每天坚持在QQ上写阅读笔记,家长们可以对喜爱的阅读笔记进行点赞,颇受学生欢迎。

3.坚持小组内轮流写日记

进入三年级后,我就鼓励学生写日记。但不是要求每人每天写,而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位小组长,保管、发放小组日记本,每人每天轮流写一则日记。同时,今天写日记的学生,在写之前,要对昨天的日记进行点评。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点评中发现了写日记的乐趣和方法。

4.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语文知识。如低年级可以开展识字比赛、写字比赛、近反义词比赛、古诗诵读比赛等;中高年级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习作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飞花令比赛等。通过比赛,不仅让学生更愉快、更轻松地学习和巩固了语文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

5.组建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那才是快乐的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给学生提供的展示机会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成立兴趣小组。如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要读课文,但是每一次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有展示的机会。于是,我们创办了班级“朗读者”这一栏目,让学生尽情地朗读。为了促进学生对习作的热爱,深度挖掘学生习作的动力,我班成立了杂志社,创办了班级期刊,每月一期,刊登的都是学生自己的原创作品;为了让学生获取时事新闻,我班还成立了小记者报道站等。这些兴趣小组的成立,让学生有了更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提升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6.建立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教师要定期对课外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监督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生生互相监督、家长学生互相监督、师生互相监督等多种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评价时,按照“鼓励优秀、激勵后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比如,读书之星和分享之星每两周一评,小组轮流写日记每周一评,佳作评选每月一评等。一些语文知识竞赛,如成语接龙、诗歌朗诵、飞花令等各种竞赛及时评比,当场发放小礼品及时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外活动效果也越来越好。

总之,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仅靠语文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外活动就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全面、科学的成长空间。因此,我们要关注和探讨语文课外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语文课外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写日记课外活动比赛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选美比赛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淘气包马小跳
写日记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