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频振光源及距离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2018-08-27 06:29杨太峰张春龙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灯管果蝇光源

杨太峰,张春龙

(1.南陵县林业技术中心,安徽 芜湖 242400;2.安徽徽王农业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2400)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属双翅目果蝇科昆虫,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室内研究表明,幼虫低于约1.5日龄一般会就近取食,并有聚集现象,日龄稍长的幼虫在食物附近爬行一段时间后再取食。食物不充足时,日龄稍短的幼虫便会慢慢饿死,日龄稍长的幼虫一般会提前化蛹,提前化的蛹较正常蛹小,颜色也比较浅,幼虫喜欢在器皿壁、葡萄梗等稍硬的地方化蛹并有聚集现象[1]。蛹呈微黄色,羽化前呈深褐色。成虫为腐食性,喜食腐败果实,可危害蓝莓、桃、梨、葡萄、苹果、杏等多种果实。被害果面上有针尖状蛀孔,虫孔处果面稍凹陷,色较深。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并排粪于果内,造成受害果软化,表皮呈水渍状,果肉变褐腐烂。因此,寻找高效、无污染的方法来防治黑腹果蝇非常重要[2]。

众所周知,化学防治虽经济高效,但因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而备受争议。物理灯光诱杀防治高效环保,不存在化学残留问题。本研究对黑腹果蝇的绿色防控及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光源

供试诱虫灯为河南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佳多PS-15II蓄电池式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灯管型号分别为1#~12#。频振灯管长度(420±1)mm,灯管功率15 W,频振灯外形方形,四面高压网,电网电压(2 300±115)V。

1.2 供试虫源

黑腹果蝇虫源来自芜湖市南陵县蓝莓园,从蓝莓落果中采集获得,在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利用香蕉培养。饲养时将10~20对黑腹果蝇成虫接入500 mL三角瓶(里面含有50 g香蕉) 后,放入人工气候箱(T∶26~28℃,RH∶70%~80%,L∶D=12 h∶12 h),待幼虫化蛹羽化后,用吸虫管吸取3~5 d日龄的黑腹果蝇成虫供试。

1.3 试验方法

将供试的黑腹果蝇放入35 cm×35 cm×35 cm纱网(100目)养虫笼中,再将养虫笼置于距离频振灯5 m距离,并关闭室内其他光源。10 min后计算笼内面向频振灯管的虫数。每种型号的灯管测试重复5次。试验期间室内温度24~27℃,空气相对湿度50%~60%。每次观察时养虫笼内黑腹果蝇接入数量为50头。观察1次后静置10 min,将其随机混匀后再进行诱集趋性观察。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关闭光源,10 min后迅速计算向灯面虫口数量。

上述测试结束后,选择诱集效果较好的灯管,在室外研究10 m、20 m和50 m诱集距离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诱集场地少有其他干扰光源,期间温度为18~24℃,空气相对湿度50%~60%。每次观察时养虫笼内黑腹果蝇接入数量为100头,每次诱集10 min调查诱集数量,观察1次后静置10 min,将其随机混匀后再进行趋性观察。每组试虫重复5次。

1.4 数据分析

采用DPS V3.01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数据后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据后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12种频振光源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12种频振灯光源对黑腹果蝇成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诱集效果。按照平均诱集数量比较,12种频振灯管以5号最为突出,单面诱集数量为29.4头;其次为3号灯管,诱集数量为27.6头;7号和10号的诱集数量也比较好,诱集数量平均为25.8头和25头;12号诱集灯管的效果最差,平均诱集数量仅为12.4头,明显低于其他各种型号的灯管。此外,由于从1号灯管到12号灯管的光波波长基本由短到长,即紫外线波长向红外波长的数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看出黑腹果蝇对紫外区域波长相对丰富的灯管具有较好的趋光性。

表1 12种频振光源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2.2 不同诱集距离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从表1中选取诱集效果相对较好的诱集灯管3号和5号,在室外研究不同诱集距离条件下黑腹果蝇对频振灯管的趋向性,结果见表2。

表2 优选频振光源不同诱集距离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室外3号和5号灯管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差异不大。在10 m诱集距离,3号和5号的诱集数量分别为46.6头和48.2头,差异不明显;在20 m诱集距离,3号和5号的诱集数量分别为30.8头和32.8头,差异仍不明显;当诱集在50 m诱集距离,3号和5号的诱集数量分别为19.8头和21.2头,效果下降明显,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频振灯管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随距离的延长会逐渐下降,有效诱集距离可达50 m[6]。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实验分别研究了12种频振灯光源在室内和室外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12种频振灯管以5号最为突出,单面诱集数量为29.4头;其次为3号灯管,诱集数量为27.6头。在室外研究表明频振灯管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随距离的延长会逐渐下降,在20 m诱集距离3号和5号的诱集数量分别为30.8头和32.8头,差异不明显;频振灯管对黑腹果蝇的有效诱集距离可达50 m。利用频振灯管田间诱杀果树害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2 讨论

在实际情况下,各方面的设施条件和时间都有些许限制,许多工作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扩展,实验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外在因素的影响,结果多少会存在误差,而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和实验室条件下,昆虫的生长发育存在差别,因此在有差别的研究环境条件下,研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应用。

病、虫、草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不能过分依赖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化学农药的优缺点,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具有适用范围广、防治对象多、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也会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微生物,使有害生物产生抗性,造成人畜中毒,易产生药害,污染环境。选择非农药的防治方法对有害生物实行治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物理防治即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光、电、色、温度等及机械设备消灭害虫或改变其物理环境,有以下几种新型的防治技术[7]:(1)诱集捕杀技术。利用趋光性捕杀。近几十年来,黑光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诱虫灯等在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灯具诱集范围广,诱虫量大,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利用趋化性捕杀。许多害虫都对一些特定的化学气味表现出明显的趋性,利用这些在虫害发生初期,将强嗜好的物质和无味杀虫剂如敌百虫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都能起到很好的诱杀效果。(3)温控防治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的温控技术主要是持续高温和高低温变温技术,在蔬菜作物收货后下茬蔬菜种植前的高温季节,结合使用粪肥和土传病害的防治,深翻土壤,浇大水,扣膜覆盖10~15 d,能很好地杀灭地下害虫。

猜你喜欢
灯管果蝇光源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光源改变光环境
享受LED光源的卓越色彩 Acer(宏碁)PD1530i
小猴子买灯管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鲜艳迷人的HLD光源4K HDR新贵 BenQ(明基)X12000H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4.为什么有些日光灯关闭以后,灯管两端仍会微微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