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探究

2018-08-27 04:24肖婉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肖婉

摘要:PPP模式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为我国很多项目的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融资项目管理模式,本文立于其内部审计的视角,对其进行了与传统建设项目的对比,分析其现有的发展模式对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包括对当前的审计结构侧重点的剖析。以及在未来,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面临的新环境下将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一个全面而整体的探究与规划。本文就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PPP模式的诞生无疑是融资项目中一种非常流行与受欢迎并且具有实用性的新机制,它为传统的建设项目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解决了以往单一的融资困难,审计不合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使新模式的开创,更重要的是对现存的模式中有问题的部分给出修改的途径,打破了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阻碍,促进了新模式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探究。

PPP模式概念简介

PPP模式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全称为“公私合伙制”,顾名思义,“公私”是指公共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伙”就是一种他们之间存在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制”就是制度,是指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制度和法律条例。根据这些词的汇总对PPP模式的简单理解即为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遵循合作的制度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而他们合作的项目是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由于它是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进行的商业合作关系,因此对于合作项目存在的风险以及利益不是只由一方承担的,所以该模式备受瞩目的原因也是在于政府参与整个项目的经营,这对政府来说很大程度减小了经济的支出,所以PPP模式也被称为融资模式,同时,对私人企业来说,对一个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大幅度减小,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又因为这种模式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政府与私人企业进行的合作项目大多是公益项目这一类大众接受程度较高的项目,这能够确保政府、私人企业以及受众之间的平衡,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探究

健全内部审计控制

PPP模式自然为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带来了全新的管理和控制模式,但目前的经济市场来看,项目融资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并且还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融资体系的不完善是阻碍整个融资市场前进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尤其是对于私人企业严峻的融资现状,而PPP模式将融资市场的这种风险更加不确定化,当政府与私人企业进行合作后,一些关于项目的利益分配、风险承担以及项目的监督管理都成为了影响合作顺利进行的条件[1]。由于内部审计的内向服务性,在建设项目的PPP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偏向于对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提供经济的审查,来建设和完成内部审计机构的完善。所以为了完成政府与私人企业融资的顺利合作,前提条件是私人企业内部审计结构的完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和发展制定适合于企业进步的方案,完善企业内部法律条例和经济管理机制,健全内部审计方案的控制,是企业内部能够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不同的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于特殊的项目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整理出解决方案,高效率完成工作。

PPP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独立性,所以在PPP模式下它的独立性仍然在项目的进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独立性特点之一体现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是独立的,关于职责和对企业经济的汇报,都是拥有着独立的特点,这种独立性能够使审计过程免去一些繁杂的条例约束,独立完成工作。进一步来讲,这种独立性可以扩展理解为客观性,这使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中能够为企业提供利益和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客观性的作用在PPP模式的发展下更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PPP模式中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的类型限制,导致PPP模式中合作项目面临着质量的问题,一些项目的设计和进行在实际中的实用性并不高,但是政府和私人企业在决定要对其进行投资时,仍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也需要时刻的市场监督[2]。因此,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有效的项目的实施,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不符合于经济市场的项目或者有悖于法律条规的项目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及时停止项目可能受到的利益损害。

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

PPP模式根据它不同的经营类别有着不同的风险等级,就按照它的三大类经营模式来分析它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来分析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它拥有外包类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投资由政府来进行,私人企业在项目中承担任务管理,主要的目的是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因此,承担的风险较小,在这种模式下,私人企业获得一个很好的工程项目进行机会,内部审计的工作量相对来说也较小,承担着较小的压力,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还有特许经营类,这种模式需要私人企业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的投资,对企业来说,承受的风险较大,因此,内部审计在管理评测和監督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项目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融资的风险,以及对利益回收的分配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设计,与政府部门进行配合,完成PPP模式内部审计的设计与监督[3]。在PPP模式下风险最大的经营就是私有化类,这个经营模式需要私人企业进行全部的投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投资带来的风险,而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监督管理者,监督私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从用户手中取得利润的回报,获得收益。所以以上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在实际的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和获得收益的途径也都不相同,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结合实际的项目情况对企业进行一个指导性意见的抛出,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找到最合适的经营模式进行投资,完成融资的最大化效益的利用。

PPP模式下内部审计的优化

PPP模式是新的融资模式,它相对于传统建设项目的经营来说,已经进行了革新与大的改变,因此,以往的审计模式也不适用于新的PPP模式。为了迎合整体经济局势的发展,审计模式也根据PPP模式的更新进行重点的偏移,选择一个更贴近于PPP新模式的审计方法,达到经济市场与新审计重点角度的相配合,审计模式就需要重点的偏移。

除了对审计重点的改变外,对审计的优化还可以通过在项目进行前对整体项目风险的评估以及对经济融资的合理计算,避免出现因为投资问题导致的经济利益纠纷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标准法规。在进行PPP模式合作时,不能够忽略项目的质量,一定要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分析,做到全面的审计,完成内部审计的整体优化。

结语

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合理进行能够促进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政府和私有企业合作模式的成绩体现,为更多的私有企业提供了机会,有了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对政府来说,也是减轻了经济负担,在未来随着PPP模式的发展,还将有更多的合作模式被创新,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合作也将会迎来更多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完成整个行业的进步,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庞艳红, 王瑶瑶. PPP模式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研究[J]. 财会通讯, 2017(25).

[2]王经绫, 闫嘉韬. 双重身份视角下的PPP政府审计问题研究[J]. 审计研究, 2018(03).

[3]刘莹. 审计新模式下工程内部审计的重点与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

[4]何海文.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企业内部审计探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24).

猜你喜欢
PPP模式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