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2018-08-28 02:33李凤强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牧区体制城乡

李凤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七大明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践路径,到十八大深刻阐述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再到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从“城乡统筹发展”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建国初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方针,采取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城乡户籍分隔管理等制度,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相继推行并不断深化,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和就业范围不断拓宽,城乡、工农之间的产品要素交换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依然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体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建立在农业基础薄弱、大而不强的地基上,不能建立在农村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洼地里,不能建立在农民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鸿沟间。”这次,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持续深入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我们必须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从我区来看,经过多年来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广大农村牧区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不小差距。2016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5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达到2.84:1,但仍高于全国2.72:1的平均水平。比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仍显不足。2016年我区公路密度仅为16.6公里/百平方公里,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农村牧区公路总里程15.7万公里,有1/3未铺装路面。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特别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牧区发展注入新动力,让广大农牧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城乡要素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城乡融合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引导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牧区流动,为乡村振兴培育强劲的发展动能。

二要切实发挥政府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引导性作用。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的引导性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强健农村牧区发展的“骨骼”和“血肉”,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要积极发挥改革在破解制约城乡发展制度障碍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拆除城乡之间的制度障碍。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财政体制、农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改革,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猜你喜欢
牧区体制城乡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城乡涌动创业潮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