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拟人化教学探索

2018-08-28 09:44杨柳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拟人化包装设计

杨柳

摘要:包装设计是设计基础教学后的综合应用环节部分。它所涉及的设计类学科比较广泛,既有二维设计也有三维设计,综合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创新一套生动、活泼、亲近、易懂的拟人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更能融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包装设计;拟人化;视觉元素设计;外观造型;三大定位

在包装设计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一般对包装的概念、视觉元素设计规律与创意、结构造型分析与设计、包装设计整体流程等方面的基本原理讲解得比较详细,也会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大量案例分析教学,并且综合学生作业进行实际辅导。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包装设计这门学科,本文将探索一种拟人化教学模式,并进行相关举例分析,为包装设计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比拟作Personification,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叫做拟人。拟人修辞在写文章中比较常见,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不可以也进行拟人化教学呢?这就为包装设计这门课提供了一种教学创新思路,即把包装设计当做人,教学过程中创造出和人一样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学习变为具象效果。

一、包装平面视觉元素设计拟人化教学

在包装设计中,二维平面视觉元素主要包含图形、文字、色彩。如何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平面视觉元素在包装中的作用,可以把它们拟人化为人的皮肤,而皮肤具有保护和美化的功能。比如包装上的品牌文字,清楚的显示品名,一方面是保护相关品牌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品牌的正确认知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保护了其自身的权益;除了品牌名称文字,还有说明性的文字,是保护了消费者能正确使用产品不至于产生不良后果,日期时间范围内的限制、配料表的说明、联系厂商的方式等都是在各方面的保护消费者。文字既有告知功能也有美化功能,它可以自成一体的美化包装,也可搭配图形和色彩一起进行美化。图形和色彩作为包装的“皮肤”,在美化包装上,功能更是强大。图形的内涵,色彩的性格,如果搭配得当,能使包装在审美上锦上添花,更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从而进一步的去了解所包装的产品。

二、包装造型结构设计拟人化教学

包装设计不同于其他平面设计,它既有二维设计也有三维设计,即包装造型结构设计。包装设计中的有形结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承载的不仅是包装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有包装本身与被包装产品之间的作用关系、内包装结构与外包装结构的匹配关系以及整体包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包装设计中的材料结构、工艺结构和包装容器结构可以比拟为人体骨骼,骨骼的生长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生理发育与体态视觉美观。在教学当中,为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结构造型,可以使其拟人化为人体的骨骼,搭建符合被包装产品的合理的结构包装造型同时又能融入到展示环境中去,是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的一方面。

如选择展示空间的不同,其“骨骼”生长也将受到不同的限制,即包装造型要根据展示空间的维度、比例、尺寸等来设计。具体融入到教学中去以系列型包装结构设计为例,包装“骨骼”的统一形式利用包装的统一形式把某一企业的同类或不同类的产品组合成一个格调统一的群体系列型包装,形成一种有利的视觉效果。由于商品互相争奇斗艳以及种类繁多而引起的散乱,人们的视线喜欢首先落在统一、和谐、具有整体美的商品上。另外,通过商品系列化陈列展现的群体性,使消费者便于辨认和记忆。

以日本著名的杂货品牌无印良品为例,其产品类别繁多,但在造型的整体感上統一和谐。简单直观的结构线条、极致纯粹的几何块面被大量的使用,所有的产品包装没有怪异的扭曲和繁复的组合,给人以平静、单纯的感受。无印良品包装造型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使附着在造型结构上的“皮肤”,即图形、文字、色彩等平面视觉元素之间达到高度和谐,同时无形中完成了品牌对自身的信息传达。

三、包装设计定位拟人化教学

本文前期对包装平面视觉设计和造型结构设计的拟人化教学进行了探讨,这两部分皆属于外观造型设计,而包装设计教学中还有一部分也是相当重要,即包装设计定位,它处于整个设计中的“灵魂”地位。在包装设计之初,通过调研确立目标对象的三大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

如同人一样,包装设计中没有三大“灵魂”定位,外表再美,也是一具空壳。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三大定位是由内而外的影响外观造型设计。对于商品来说,品牌十分重要,它应当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牌子”一旦推出,无疑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产品的高质量反过来会对品牌的形象予以强有力的印证。产品定位是标明“我卖的是什么东西”,通过产品定位能使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到该产品的属性、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消费者定位则是从买方特性出发,尊重他们的喜好、传统、阶层等方面,并分析其性格、行为、习惯模式,作出相应的包装设计。准确的三大“灵魂”定位能使设计锦上添花,并突出的外观视觉造型形象给消费者冲击,激起他们的购买欲。反之则成为成为整个设计的阻碍。

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赋予包装以人类特点,生动形象地的情感教学,让学生感到所教授的课程更显活泼、亲近,更易于理解的拟人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青.包装设计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聂燕.包装设计的视觉艺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3]陈根.色彩设计及精典案例点评[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李昱靓.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12(10):96-98

猜你喜欢
拟人化包装设计
基于扎根理论的服装品牌拟人化探究
一词拟人化
拟人化研究综述
拟人化品牌策略的原因及路径
品牌拟人化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及启示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拟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