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笺纸

2018-08-29 00:56
老年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笺纸

笺纸,通俗地说就是信纸,只不过这种纸是运用中国传统制造宣纸的方法制成的。按种类,可分为素笺和花笺。素笺即单色笺,如白色、黄色、粉红以及八行格、十行格。而花笺,又叫彩笺或精笺,是用版的方法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雕刻于木板上,然后用水印方式印制在宣纸上。这种笺纸从唐宋一直到民国时期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块秀丽的手帕,既是一种雅致的书写纸,又是一件别致的艺术品。

笺纸,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氏。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为薛涛笺。唐代造纸主要以麻纸为主,造纸时将麻料剥下之后,进行浸泡、切碎、蒸煮、舂捣、洗涤、打槽、抄纸、晒纸、揭纸、砑光等十几道工序。薛涛氏能制作出深红精笺,可能就是在这种工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染色,把白麻纸变成了色纸。

宋代的笺纸主要有厚硬黄纸和罗纹纸,其制造工艺流程和唐代差不多;明代的笺纸相对更为讲究,出现了一种十分美观的苔笺纸。苔笺纸也叫发笺纸,就是在制造过程中添加少量绿色水苔和黑色发菜,成品后的纸面会呈现纵横交织的有色纹理,以增加纸的美观和纤维强度。清代的笺纸制造进步最大,品种也更加丰富,出现了油纸、白棉笺纸、木纹皮纸、磁青笺纸、五彩雪金蜡笺纸、鱼子金橙红联纸、描金云龙蜡纸等等,这些纸无论叫什么名称,制作方法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造纸方法,只是加工更加精益求精,原料上也更为讲究,比如在原料中加进了楮皮和檀皮,工艺上运用了染色、上矾、拖胶、撒金等技术。例如鱼子金橙红联纸,就是运用撒金的方法在大红笺纸上撒上如鱼子般的金屑;又例如描金云龙蜡纸,就是在纸上加绘金丝线条的龙凤、花鸟、山水等图案。

中国古代制造笺纸,也经常与文人、画家进行合作。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参与过制作雪松笺。元代的曹知白、王冕,清代的金农、汪士慎,以及晚清的吴南愚,皆是笺纸制造的参与者和设计者,尤其是吴南愚绘制的艳景笺纸,更是让人争相睹阅,爱不释手。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如董小宛、马湘兰、李香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卞玉京等绘成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为每人题诗一首,这种艳景笺纸美得让人不忍心往上书写。

发笺纸

进入民国,笺纸的生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一张一张的手工印制变成机器印刷,产量也迅速提高。当时为了保证传统的工艺水平,印刷机器都不是采取金属制造,而是用纯木制成。民国时期制笺最早的文化名人是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由十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又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搜罗各地有名的笺谱藏本进行翻印,一时间他们的合作较大地占据了笺纸的消费市场,也使他们在这个领域成了一个时期的带头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辉煌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一直沿用至今,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溥心的瓦当题记、张大千的灵芝兰草,都是上乘精湛之作,至今无人可以比肩。

相对于某某阁、某某斋、某某堂的印刷品花笺,我更喜欢原笺,喜欢友人手绘草虫、兰叶、瓦盆、茶器的清供底纹,再用浓墨书以魏晋风味的行楷,从远方寄几句问候语来。我写作、画画之余,会坐在圈椅里展玩。拿颜之推的话讲,这叫“尺牍疏书,千里面目,一灯细煮情如酒,化作红笺小字诗”,隔千里万里也能听到朋友的关怀。

笺纸除了欣赏收藏之外,更主要的功能是用于书写。书写笺纸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几十个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史料记载:李商隐的《雨夜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纸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喜欢收藏笺纸,也喜欢自制笺纸和书写笺纸,若干年来一直坚持雁音传书。我至少写过二百种笺纸,或书信或留条或题诗,分赠给好友,撒落在世界各地。我空闲之时也喜欢以淡彩或朱砂作小品画或清供图,并以小楷书之,叙事陈情,既朴素清雅又不失古意。

磁青纸

如今时代变了,几乎人人都在“忙碌”,几乎人人都是低头族,还有几人留恋这种旧时月色?还有几人贪恋松下悟道、松根清话?笺纸不知不觉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谁还写信?谁还用毛笔写信?笺纸无论多么精美,在当今社会确实已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只是供少数人把玩罢了。

药黄纸

猜你喜欢
笺纸
鲁迅对笺纸情有独钟
中晚唐时期成都地区的箋纸工艺发展研究
浅谈笺纸的发展历史
百花齐放看彩笺
姚华:民国通才艺苑翘楚
探寻古典艺术之美
片简短笺,胜过诗
用手撕出来的建筑模型
略施粉黛
笺纸与笺谱中的文人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