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传播研究

2018-08-31 02:54唐彩红
新闻采编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代文化

◇ 唐彩红

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作为党和人民的宣传重地,作为最具吸引力和可看性的传播媒介,电视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栏目《欢乐中国人2》(也称《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提供了可学可鉴的成功范式。

《欢乐中国人2》改变了第一季“讲述中国最美家风”的栏目主旨,

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主旨,以“传播新时代中国故事”为核心,用故事承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全面创新电视节目呈现形式,打造真正大屏小屏联动的融媒体电视节目。主旨的改变,核心关切的确立,意味着这档栏目对新时代宣传要求的准确把握,对时代责任的主动担当,也开启了对“新时代新方式 新传播”的中国故事传播的新探索。

中国故事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履行这样的职责和使命,电视媒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利用栏目、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描绘中国梦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并将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首先要向全世界描绘一张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科技先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人民幸福的中国蓝图,绘就由无数普通人憧憬向往的中国梦想。

《欢乐中国人2》中描绘的这幅中国梦想图,由成千上万个普通人最真实的个人梦想组成。三名00后“科学大脑”小学生,在学习之余研制出新型无公害生物农药;他们的梦想,是勇敢探索助力国家的科学发展,让每一个中国人吃上放心菜。老年芭蕾舞团痴迷舞蹈,克服困难“跳”进国家大剧院,活出老年人的崭新姿态;他们的梦想,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能跟他们一样,积极阳光地过好每一天,带给社会更多和谐、美好。全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玉麦乡桑杰曲巴祖孙三代坚守信仰,“以牧代巡”,扎根雪域边陲,守护神圣国土;他们一家人的梦想,是边境和平、国家安定。正是这一个个普通而微小的个人、家庭的梦想,汇成了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诠释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中国的一部近现代史表明,中国故事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越发流传,日益受到关注和传颂,在于它蕴藏着强大而独具东方智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正是以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战胜列强获得独立,强国兴邦赢得尊重;正是以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振兴百业开拓进取,超越极限书写奇迹。中国精神贯穿于历史长河,横亘于千行万业,是中国昂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与根基,也是激励无数中国人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欢乐中国人2》让普通的中国百姓诠释中国精神。佟丽娅讲述了五名新疆女兵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其中一位女兵是当年“赶着毛驴进北京”的库尔班大叔的曾孙女如克亚木,她加入海军成为辽宁舰上第一代女兵,为曾祖父圆了时隔半个世纪的家族梦。而她的一位优秀队友和班长因为执行别的任务不能登上辽宁舰,虽然任务有别、夙愿难偿,但她们身上激荡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保家卫国信念,却让现场嘉宾和观众无不动容。在堪称“世界级难题”的云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夏荔父子与工友们面临不停涌出的“水豆腐”,在国外专家“不可能建成”的断言前毫不退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法“九宫格作业法”,用中国智慧攻克了世界难题,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3.展现中国力量

伟大的中国梦想需要勤劳的中国人民来实现,需要普通的中国人汇聚起强大磅礴的中国力量。在《欢乐中国人2》的舞台上,无数平凡的中国人通过讲述他们在平凡学习、工作中取得的惊人成就,让观众看到了平凡人身上刻苦耐劳、勤学多思、锐意创新的宝贵品质,向世人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冷锋”孙中锋是一位曾驻扎在非洲的维和军人,他和战友们不仅在相对艰苦环境下帮助非洲人民重建家园,更为非洲人民带去了温暖的人文关怀,令非洲人民对中国维和部队充满了尊敬,他们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果敢刚毅、兼济天下的中国力量。汕头大学四名女大学生组成的大西洋划艇队功夫茶茶(Kung Fu Cha-cha),是横渡大西洋史上最年轻的参赛队伍,更是第一支亚洲队伍,创造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第一个纪录。她们从西班牙出发,划行2600多海里、约5000公里的距离,历时34天13小时13分打破世界纪录,成功在北美安提瓜登岸,成为该项目世界上最快的女子队伍。她们在那里将国旗高高扬起,用青春和热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信念和坚持,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力量的无限可能。

中国故事的文化意蕴

《欢乐中国人第一季》定位为家庭综艺才艺秀节目,旨在把最贴近生活、最原汁原味的民间幽默带上舞台,展示温暖和谐、互助互爱的家风。到了第二季,栏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主旨,讲述的中国故事透射出无限的文化意蕴。

1.文化内核的深刻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更是把故事中的价值观和文化底蕴传递给大家。总而言之,是秉持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自觉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重要的中华文化内核,通过故事和人物的张力进行深刻表达。

“优秀电视节目可以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弘扬传承时代家风的根与魂。”《欢乐中国人2》正是这样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节目中邀请的嘉宾用各自经历和亲身感受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世界冠军孙杨讲述的中国女子柔道队陪练员刘磊磊的故事,每天八小时,被摔五百多次,整整16年,累计共约284万次,成功陪练出了20多名世界冠军。刘磊磊和陪练队员们的故事生动地书写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生信条。门卫季洪球二十年风雨无阻为小区的老人们代购蔬菜,积累两万多张买菜单,他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老人们发自内心的那一句称赞,“你真是个好人!”邻里之间的互助友善、普通人的诚实守信,跃然于屏幕之上,流淌于观众心间。

2.文化载体的全新演绎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渠道多样,中外之间、古今之间、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文化渗透和影响,为文化载体的创新和多样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欢乐中国人2》嘉宾们的艺术表演,文化上的中西交融、古今通融得到了极大的诠释和演绎,文化载体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觉。

音乐人霍尊为观众讲述了失传千年的“乐器之王”——五弦琵琶和它的传承人方锦龙的故事。国乐大师方锦龙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寻找更多珍贵的古乐器“中华游子”,他用一个五弦琵琶可以“变幻”出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古风青年音乐人霍尊现场邀约方锦龙演绎《卷珠帘》,一老一少的古风碰撞,给这首经典带来全新的韵味,让古老的中华乐器焕发新时代的音乐光芒,令观众惊喜叫绝。此外,中国诗词、古文通过歌曲、音乐演绎,传统戏剧与说唱结合,让传统文化附着在新的表现载体上,带来了新的观赏体验。

3.文化自信的重塑构建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欧美流行音乐、西洋乐器、美国大片、韩国电视剧等国外文化产品占据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被打上了“土、落后、封闭”的标签。随着中国在国际综合事务中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推陈出新,并借由电视节目中讲述的中国故事,塑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品牌,实现文化自信的重塑构建。

《欢乐中国人2》邀请了一批在文化领域有权威代表的名家大腕,如舞蹈家黄豆豆、豫剧名家小香玉、文化学者康震、音乐才子霍尊……他们向观众推荐了各自领域一批崭露头角的新星和颇有成就的痴迷“粉丝”,让观众看到文化传承者身上散发出来的迷人风采,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构建起全球华人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和自信。

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

在当今传播时代,传播语境和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戏剧化等成为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欢乐中国人2》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紧紧抓住观众和网友的传播习惯,利用大屏小屏融通传播,在更广的维度上传播中国故事,用更加贴近的话语方式传播好中国故事。

1.戏剧化传播

在人们的信息接受行为中,越是能充分调动人们多种器官的传播内容,越容易捕获受众的注意力。具体而言,声画配合比单一的声音更具吸引力,动态表演比静止讲述能维系更持久的注意力。《欢乐中国人2》充分考虑到了这一传播特征。在故事讲述时,每一个故事由讲述嘉宾简短带出,随后以舞台剧的形式表演,且其中90%以上由故事的当事人真实演出。这种戏剧化的处理方式,大大增加了观众对故事情景的带入感,产生了对故事主人公的同理心,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心理活动和感知情绪,使故事传播入脑、入心、入情。

此外,《欢乐中国人2》还尤其注重在戏剧表演中融入“喜剧”元素,我们在很多故事情景表演中看到了小品、情景剧和舞台喜剧的影子。比如老年芭蕾舞团的故事借鉴了赵本山经典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形式;搜救犬“战神”的故事语言风格跟《炊事班的故事》相似。喜剧的艺术特征可以被概括为“寓庄于谐”,观众可以通过喜剧的诙谐转移对忧伤、压力和烦恼等感受,找到情感宣泄的路径。正是通过这种喜剧的诙谐和欢乐,《欢乐中国人2》激发起了观众收看的积极性和分享的自觉性,让严肃主题和宏大叙事无形地融入笑点和泪点中。

2.融媒体传播

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不同屏幕之间的受众区分逐渐消弭,受众在不同屏幕之间的切换和“穿梭”变得日常和频繁。移动终端的广大用户群和自媒体转播的强大影响力,是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必须要考量的因素。如何实现多屏联动、同频共振,在不同的传播阵地形成同一个话语议程,打造传播的热点和“爆点”,《欢乐中国人2》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通过多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增加曝光度,将节目中的经典故事送上《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引发全国关注;第二,巧妙利用社交平台引爆热点,栏目微博联合其他媒体的微博推出热点话题,每期节目前后就热点话题和人物进行碎片化再加工,引起网友讨论;第三是创造性地为每个故事和人物制作了专属的二维码和H5页面,“二维码就像中国故事通向互联网的一个身份证,它打通的是节目创作和二次传播的壁垒,成为沟通现实空间、电视空间和网络空间三者之间的桥梁。”在每个故事结束时由讲述人邀请观众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转发H5页面,亲身参与传播中国好故事,页面包含文字、图片、短视频、动图、表情包等元素,内容丰富翔实又十分有趣,延展了电视栏目中没有呈现的信息量,增加了互动分享和评论功能,充分挖掘了融媒体传播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一股跨屏传播热潮。

3.“萌”化传播

在现代语言体系中,“萌”字被理解为“可爱”“原生态”“不做作”,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儿童和小动物专属的字,如今也用来形容真实、憨厚、不矫揉造作的成年人。“萌”的符号包括语言、声音、衣着、行为、神态以及在当下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状态,“一般来说给人的感觉都是善良美好的,带给人的也是一种愉悦的情绪和感动。”通过萌符号的运用,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话题感,在轻松愉悦中完成“萌”化传播。

“萌”首先体现在故事主体的选择上,在《欢乐中国人2》讲述的故事主体中,有约三分之一是儿童和动物,热爱科学的少年三人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倔强懂事的搜救犬“战胜”,无不充满“萌”感,让人心生爱怜;其次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81岁的姜淑梅奶奶在面对镜头时摆出剪刀手,不时喊出“耶”“茄子”,上街时戴着口罩,“怕晒黑,上电视不好看”,让人感觉“萌萌哒”,产生自觉传播的行动;再次,“萌”还体现在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上,主持人高博在与男童合唱团表演时表现出的“傻傻的可爱”,三位嘉宾在挑战和声时的笑场,都给人感觉到一种真实的“萌”。

结语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伟大目标。同样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电视节目的美好需要,是我们电视媒体在新时代的神圣职责。高品质的电视节目,立意要高,文化底蕴要深,传播手段要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需要我们俯下身、沉下心,挖掘出更多闪耀着时代光芒的普通劳动者的真实故事,充分吸收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优势,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助力更多感动人、感染人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在更广维度上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南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时代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谁远谁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