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9年同期资料的承德市降水量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

2018-08-31 04:50赵明钰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年均值单站承德市

赵明钰

(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承德 067000)

0 引 言

近十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异常作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气候脆弱区之一。气候异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气候灾害,尤其是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由于气候灾害的严重性,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特征、成因及预测已成为我国科学界的前沿研究课题。

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降水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由降水异常引起的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的日趋频繁,国际上对降水的形成机制、影响因子、分布规律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降水日数、无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不同日降水量对总降水的贡献率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2]。在国内,随着降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优势逐渐引起许多水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并引入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张少文等[3]基于小波变换与李氏指数的分析方法,对水文时间序列多尺度变化的突变特征进行了探讨;张国宏[4]等利用山西省近45年降水量资料,研究全省降水变化,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对山西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年降水量的下降趋势十分显著;潘杰[5]利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滑动平均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常州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说明近35年来常州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截止目前,国内外对极端气候变化的研究已具一定水平,但是极端气候事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6]。近年来,极端气候尤其是极端降水出现得愈发频繁,而相关研究还是比较薄弱。通过对降水规律的分析,不仅可提高对其变化规律的认识,而且对研究区的未来降水变化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水平,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

2 数据来源及研究内容

本次降水量特征分析采用1956~2014年同步期降水量系列资料。通过对单站降水量、分区降水量计算,分析承德市降水量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及特征等,可以充分了解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降水量对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

3 研究方法

根据承德市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1956~2014年同步期降水量系列资料,计算与分析城市区域降水量特征分布,单站降水量均值统一采用算术平均值,采用适线法时不做调整。Cv值采用矩形法计算,再用适线法进行调整确定。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7]。全市降水量系列是根据单站资料用网格法计算而得。对各分区面平均降水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得出各分区面平均降水量特征值。

4 结果分析

4.1 单站降水量

承德市单站降水量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100%进行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根据各选用雨量站1956~2014年系列计算结果来看,降水量均值介于329.6~803.7 mm之间,变差系数Cv值介于0.17~0.33之间。偏差系数Cs值的取值一般用Cs/Cv值来反映,Cs/Cv的选用值以最佳适线值为准,全部在2.0~5.0之间。在适线时,对系列中出现的特大值、特小值一般未做处理。

4.2 分区降水量

全市降水量系列是根据单站资料用网格法计算而得。对各分区面平均降水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得出各分区面平均降水量特征值。

通过统计计算分析,承德市1956~2014年的59年中,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205.059 4×108m3,折合降水深519.1 mm,20%、50%、75%和95%频率降水量分别为593.3、509.0、451.0和387.2 mm。从各水系来看,滦河、北三河、辽河和辽东湾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21.4、541.1、465.0和483.3 mm,承德市分区各县年降水量特征值见表1,不同频率降水量变化见图1。

表1 承德市各县降水量特征值

图1 不同频率下的降水量值雷达图

4.3 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4.3.1 降水量空间分布

承德市降水总体趋势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北部降水深360~480 mm,中部降水深480~600 mm,南部600~760 mm。在围场北部大光顶山、平泉东南部、兴隆地区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3个多雨区,兴隆、宽城南部沿长城一线水量最大,多年平均降水在700~760 mm左右;而丰宁小坝子、四岔口乡及坝上地区年降水量在360~400 mm左右,是承德市的少雨地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承德市县、各水系5年滑动平均和10年滑动平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各分区都相对比较稳定,且各分区的差别不大。丰水年份主要有1959、1964、1973、1978和1990年等,枯水年有1961、1984、2002和2009年等,且自1999年以后,降水量整体偏小。

根据承德市降水量分析,计算得到承德市各县、各水系1956~2014年、1956~1979年、1980~2014年等3个不同统计系列的特征值。结果表明,承德市24年(1956~1979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年均值及保证率P=20%、P=50%、P=75%、P=95%的降水量分别增加了5.07%、6.51%、4.79%、3.30%,说明24年中1956~1979年系列偏大;35年(1980~2014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年均值及保证率为P=20%、P=50%、P=75%、P=95%的降水量分别减少了3.47%、3.80%、2.56%、2.39%,说明35年(1980~2014)系列偏小,变化趋势见图2。

根据分区的各县统计结果分析,24年(1956~1979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除承德县、承德市和兴隆县的95%频率的降水量略有减少外,其它区域均有不同种度的增加,增加幅度为0.57%~10.86%。其中,隆化县相差最小,年均值系列相差3.77%;兴隆县相差最大,年均值系列相差7.22%。而35年(1980~2014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除承德市区和承德县95%频率略有增加外,其它区域均有不同种度的减少,减少幅度从0.75%~5.74%。其中,围场县相差最小,年均值系列相差1.78%;兴隆县相差最大,年均值系列相差4.95%。

图2 24年与59年及35年与59年在不同平率下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比图

从各流域统计成果来看,24年(1956~1979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除北三河水系的95%频率的降水量略有减少外,其它水系均有不同种度的增加,增加幅度为1.03%~23.31%。其中,滦河水系相差最小,年均值系列相差4.71%;辽东湾水系相差最大,年均值系列相差10.38%。35年(1980~2014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各水系均有不同种度的减少,减少幅度为1.89%~8.07%。其中,滦河水系相差最小,年均值系列相差3.23%;潮河干流相差最大,年均值系列相差7.12%。主要原因是1956~1959年承德市大部分区域发生了1957年来最大的一场全流域大范围降水,而1999~2014年降水量相对偏少,处于枯水期。

4.3.2 降水量年内分配

承德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多采用接近设计值选择典型年的方法。各分区代表站和典型年的选取,根据不同频率年降水量特征值,挑选若干年降水量与特征值接近的实际年份,然后从中选出资料较好、月分配不利的年份作为典型年的代表。从降水量年内分配表中可以看出,全年降水量近62.1%~86.9%集中在汛期(6~9月份),而汛期降水量又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非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3.1%~37.9%,非汛期又以4、5、10三个月所占比重较大。

5 结 语

本文对承德市具有代表性气象站点的1956~2014年降水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同时对单站降雨量和分区降雨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分析承德市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量24年(1956~1979年)与59年(1956~2014年)系列相比,说明24年中1956年~1979年系列偏大;35年(1980~2014年)与59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相比,说明35年(1980~2014年)系列偏小。降水量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从流域角度分析,水系降水量均有不同种度的增加。

气候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关注造成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行星风、大气环流、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对水资源和全球水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8-9]。本文仅以降水资料为研究对象,今后可以将降水规律与降水机制形成、各地区下垫面情况等结合起来,对分析降水异常等极端天气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年均值单站承德市
稳定的红牛有多强,维斯塔潘单站大满贯
——2022 F1意大利大奖赛
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及受灾基本情况
2014-2018年巢湖水质氮磷含量与蓝藻水华变化情况探究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基于方位角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承德市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治污
基于Kharkov法的单站雷电定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