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提高技师院校实训效能的思考

2018-09-01 09:29董秀娟李建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

董秀娟 李建奇

摘 要 实训教学是提高技师院校学生操作技能的核心。针对技师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实训室效能低,实训资源未合理配置,校外实训基地管理难,实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室,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实现实训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实训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技师院校;实训效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6-0121-03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Efficiency of Technician Colleges Stu-dent under New Normal//DONG Xiujuan, LI Jianqi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core of skills improving for techni-

cal college student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cluding the problems of shortage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low

efficiency of training room, the unreasonable allocated training re-sources, the difficult management of outside school training base and

the unperfected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were common in tech-nical colleg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teache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outside school training base, establishing high level training room, realizing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and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ractical training was offer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echnical colleges; practical training efficiency; practical training room; off campus training base

1 前言

技师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1],而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性是技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特点。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被社会认可,是评价技师学院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熟练生产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技师院校学生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实训教学则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拓展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2]。技师院校要紧跟现代技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训室硬件建设,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实现实训资源的高效利用[1]。

2 技师院校实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实训教师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操作技能的优劣。目前,技师院校大多数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于教育部要求的70%;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迅速发展,一些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最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术,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和能力,难以适应实训教育和岗位发展的要求[3]。

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实训效能较低 多数技师院校实训教学目标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室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实训室建设已成为技师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所在。不少院校每年都把数额不大的实训经费分摊到各个实训室建设上,导致实训室“小而全”,只能进行演示教学或进行简单的实训练习,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些院校总想以最低的成本建成一个可承担多项实训任务的综合实训室,但因其设备结构复杂,更容易出现故障,致使实训室利用效率较低;有些院校实训室建设与学校定位、学科专业发展不相适应,造成本就紧张的实训资源的严重浪费[4];实训室的主要仪器设备与辅助设备、配件不配套,造成贵重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实训效能低下;因许多新型实训教学设备、耗材价格较高,实训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难以满足现代化技师教育的需求[5];实训室仪器设备的摆放与相关专业的实训规范要求不相符,缺少真实的岗位环境,制约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操作技能的提升[4]。

校内实训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虽然大多数技师院校建有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车间,但因其设备、仪器与快速发展的生产企业差距较大,实训室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不强[6]。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局限,技师院校的实训室只是在课堂实训或集中实训时对学生开放,学生平时无法到实训室进行操作练习;很少与社会的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对外培训相结合,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实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难度大,实训效果不理想 有些校外合作企业因产品质量标准较高,管理者担心学生操作不熟练影响产品质量,不敢让学生在生產车间顶岗操作,只是安排学生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少合作企业因产品工艺流程复杂,不愿为学生提供交叉实训的机会,挫伤了学生的实训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7]。

技师院校招收的大多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学生参加实训时年龄偏小,难以同企业在职员工一样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学生实训工作涉及吃、住、保险、待遇等系列难题,企业不愿让教师驻厂管理学生,而是采取实训生与普通员工一样的管理模式[7]。实训学生因缺少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对顶岗实训工作的高强度、艰苦性认识不足,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接受企业管理时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冲突;不能正确对待与领导、同事之间的矛盾、误解,影响实训教学的效果。而技师院校因不能直接参与实训管理,对参加实训学生缺少得力的管理措施,致使实训效果难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实训管理制度不健全 技师院校普遍缺少科学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太科学。部分实训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考核没有具体评价和建议,对实训仪器、设备、工具分类不规范,实训教学管理较为松散,实训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有时出现因个别零部件损坏影响实训运转的现象,造成本不充足的实训资源出现严重浪费。

3 提高技师院校实训效能的建议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拓宽实训师资来源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懂管理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教师队伍[6]。技师院校应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整合校企人力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出台相应的激励、鼓励政策。

1)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行业和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增强教师实践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建立教师企业业界锻炼制度和质量考核办法,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2)根据学校应用型建设要求,聘请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并掌握一定教学方法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实训教师,正式引进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3)邀请行业产业专家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开设相关应用实践课程、作应用实践实训报告,为实训教师提供充电、培训的机会。

4)激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全面提升“双师型”实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推进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育。

加强与学科体系相适应的实训室硬件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训室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现实需求,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8]。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实训课程教材;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训室硬件建设,积极创造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训环境;建立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通过学生在虚拟环境里的多次练习,熟悉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统筹安排实训课程,实施设备维护、物料管理、资料更新、安全监控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实训管理人员课前授课环境、设备准备及课后记录等方面的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实现实训室的高效运转利用[1]。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技师院校应选择规模较大、用工量多、生产管理较规范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互利合作,实现双赢[6];加强教师与相关企业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协作,根据实训实际合作自编实训教材,提高学生实训的针对性,让学生掌握生产上最先进的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9]。在学生实训前,学校应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讲座、座谈、师兄师姐谈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实现角色转换,通过企业文化学习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实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学生实训实行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学校加强对顶岗实训学生的协调、巡查,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推动产学教融合,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巡查教师、实训企业多方合作共赢的高效管理机制[7]。

实现实训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师院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要求,建立实验实训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开放式办学;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及实训室功能,协调安排实训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实训室对学生实行课外有序开放使用,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2]。加强校企合作共建,通过实训平台整合企业、高校、主管机构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技师院校与企业实训资源的共享。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政府相关的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实训资源的优势,积极为地方人才培训、技能鉴定、行业技术竞赛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实训资源的效能[9]。

创新实训管理机制 建立系统、科学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实训教师的各项工作,规范实训室的运行机制,确保实训室圆满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任务[4]。加强实训室仪器、设备、工具、器材的分类管理,建立完善的使用、借用制度,明确实训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对仪器设备状况、实训耗材、安检情况及时进行准确记录[2]。加强实训管理员的资产、物料管理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通过保护实训设备、节约原材料,提升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技师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决定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步骤,因而学校应重视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8]。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技师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改革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及时调整实训教学目标,认真修订实训教学方案,建立一支奋发有为的实训队伍,提升教师的实训教研能力,提高实训室仪器设备、器械、工具等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斌.浅谈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J].山东纺织经济,2016(12):61-62.

[2]余绍敏.关于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才智,2014(35):76.

[3]李立勇,郭萍.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3):91-93.

[4]张涛,张书生.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9):54-55.

[5]李永康.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2):56-59.

[6]李修霞.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职业,2016(30):98-99.

[7]李和平,安森亚,王斌,等.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训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6):

59-62,80.

[8]吴浩,李向东.实训教学發展现状、动因及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22-24.

[9]范洪艳.职业院校机电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33-34.

猜你喜欢
实训室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平职学院焊接实训室“生产实训化工厂”改建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