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实习教学实践探索

2018-09-03 07:09岳春芳夏庆成
大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习教学应用型本科实践

岳春芳 夏庆成

[摘 要]实习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做好实习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从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研究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为例,认为实习教学应从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基地等多方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其实习质量的把控和安排好其业余文化生活,实习结束后应加强实习总结评价工作,以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 实习教学;实践;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149-03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在本科教育普通知识和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具有职业性、专业性等特点的面向社会需要的人才[1]。应用型人才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实际操作能力强,有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行为方面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一定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这个领域走得更宽、更远[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其中实践性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还会越来越大。实习是实践性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能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从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3]。因此,必须加强实习教学力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概述

(一)专业简介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创建于2004年,是新疆目前唯一培养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领域从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人才的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适应能力,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既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既具有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能力又具有经济管理基础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这些人才能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实习教学,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又要熟悉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

(三)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三大类构成。其中专业教育包含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性实践环节。集中性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学分比重约为18%,在专业教育中所占的学分比重约为29%。集中性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有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其中毕业设计所占比重最大,约为集中性实践环节的47%,生产实习环节约占10%。

(四)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問题

实习教学通常在大三暑假开展,前面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衔接,后面与专业知识、毕业设计相衔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对专业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然而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课程和实际工作有何关联,需要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学习。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再回学校学习就可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实习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就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实习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除了经费不足以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4-5]。

1.实习基地选取困难

例如,水利工程实习基地的选取困难较大。一方面,符合教学要求的工程较少,其工程建设时间和实习教学时间往往不匹配。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实习基地场所有限,从实习效果、安全等方面考虑,较难协调。

2.实习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与课堂教学相比,实习教学无论是授课方式还是教学流程都更为灵活,往往不容易把握教学目标,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实习过程监控和考核不宜操作。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不利于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因此,在实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从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的实施以及实习后的评价全过程入手努力做好实习工作,以取得较好的实习教学效果。

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实例分析

(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是实习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重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目标以及实现该任务目标所需做好的准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熟悉在建工程的设计和主要施工环节,二是了解熟悉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为此,教学各方及实习基地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1.学院的准备工作

明确实习教学环节的任务目标,针对实习任务目标确定实习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工作。学院通盘考虑能实现实习目标的实习基地情况,根据学生的人数与实习基地达成实习意向。再根据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安排,选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和指导教师见面,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2.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实习准备环节中,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是最繁重的,要考虑实习任务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还要考虑吃住行之类的日常琐事。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教学环节的任务目标和实习基地的情况,制定实习任务指导书,完成和实习基地的对接工作。还要对即将进行的现场实习指导做充分的专业准备,能够在现场理论联系实际,给予学生指导和讲解。指导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实习基地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胜任指导工作。

(1)制定实习大纲。根据实习教学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施工和运行管理两个环节的有关问题。因此,实习大纲主要包括这两部分的内容。例如,我们的实习基地是新疆国电吉林台公司,运行管理环节的实习,可以对吉林台一、二级水电站,尼勒克二级水电站,温泉水电站等进行参观学习;而设计施工环节的实习,则可以对在建的萨里克特水电站的机电设备安装及塔勒德萨依水电站的土建施工进行参观学习。

(2)做好实习的日程安排。具体说来,就是和实习基地确定详细的实习时间、地点以及工作的安排。例如,本专业的实习教学时间一般是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之间的暑假期间,实习基地新疆国电吉林台公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每年这个季节正好是旅游旺季,住宿等的协调安排工作压力较大。因此,需要事先详细计划好时间,保证既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又经济简便。为此,需要根据初步制定的实习大纲,和基地工作人员详细计划实习具体日期和实习线路,以及每日的作息时间、具体任务目标、地点及人员安排。

(3)制定实习指导书。完成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制定实习指导书了。实习指导书的内容主要涵盖实习的任务目标,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线路及到达方式,实习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实习日程安排,人员安排等情况。

(4)做好实习前授课准备。考虑到实习时间安排,学生所学课程的情况以及实习任务目标的实现等因素,需要提前对学生还未学到但实习期间又必须了解掌握的某些专业知识进行讲授。指导教师要做好授课准备,内容简练,与实习基地紧密结合,在实习前讲授,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习有初步了解。例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前已经完成了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但对水电站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未全面开展,这就需要在实习前对部分知识进行补充,以避免学生实习时对此茫然不知。

3.学生的准备工作

参加实习动员大会,做好实习的心理准备;领取、阅读实习指导书,根据指导书做好实习衣食住行等准备工作;参加实习课程的学习,做好实习的知识准备工作。

4.实习基地的准备工作

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任务,实习教学的顺利完成和实习基地领导与员工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准备工作中,基地管理人员要安排好师生实习过程中的吃饭、住宿、出行车辆等问题。根据实习内容和日程安排,事先准备好每个讲座或是参观学习的基地指导教师,为实习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实习过程的实施

经过前期认真细致的实习准备工作,实习过程的实施就比较顺利了。在实习教学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实习基地新疆国电吉林台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学生到实习基地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让实习师生把安全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放安全帽,对衣着等也有具体要求,把安全工作落实好。第二课就是全流域规划实施过程的讲授。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有了宏观整体的认识,对流域中从无到蓝图再到实物有了感性的認识。接下来的实习过程就是要学生思考怎样一步步将从书本与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实习教学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应做好质量把控工作,以及调整好学习和课余生活之间的关系。

1.实习中的学习环节

水电站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是水工、水机、电气等环节的综合体,因而保证实习质量的实现就受到了实习周期和实习方式的影响。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走马观花”以及个别学生偷懒的现象。为了达到好的实习效果,一方面是指导教师每天根据专业特点抓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水电站工程关键部位参观实习,兼顾其他,且尽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例如,进水电站参观实习前先安排基地专业人员通过讲座对整个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过程进行讲授,然后根据安排组织学生进电厂进行实习。从理论到实践,完成现场实习后再进行回顾总结,就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就是进行分组实习。根据时间的安排以及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人员情况,尽量安排分组分阶段实习。

2.实习期间的课余生活与综合素质培养环节

实习期间的课余生活也是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学生个性较强,安排好课余生活有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在新疆国电吉林台实习基地,其健身娱乐设施全部对实习师生开放,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了活动场所;另外,组织学生和实习基地的篮球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既能感受企业文化,又能增进双方的感情,增强团队意识。班级开展班会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师生互动增进了了解,同时丰富了课余生活。

对于人才培养,知识传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而实习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培养学生待人接物能力及团结协作、关爱互助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环节,实习教学安排得当则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习过程中安排在实习基地工作的从我院毕业的优秀学生即学生们的师兄师姐进行指导。实习学生对师兄师姐有亲切感和认同感,想到自己明年也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想更多地取取经,这对学生了解今后的工作岗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此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基地工作人员多交流,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实习后的总结评价

实习教学的最后环节就是对整个实习的总结评价。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工作不只是看实习报告写得如何,还要看实习的表现,激励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提问、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学生通过实习体验,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做了准备;对工作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将来求职就业。指导教师还要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为今后的实习教学积累经验,促进实习教学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问题与展望

相对于研究型本科生,应用型本科生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教学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但在教学实际中会因为经费的问题,时间的问题,实习内容与所选择的实习基地不完全匹配等问题,使实习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以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育应用型人才。

其一,结合时代的发展,明确应用型本科生的实习目标。实习计划是动态发展的,实习形式也需要不断地调整更新。

其二,实习基地的选取。一个时期理想的实习基地到下一个时期可能只能满足部分实习要求。要尽量在周边选择能实现主要实习任务的实习基地,以降低成本,同时完成实习任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中,管理环节的实习可以选择长效稳定的实习基地;工程建设环节的实习则以固定基地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动态基地。

其三,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在应用型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性教学,要统筹安排,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实习的内容、时间等足额安排,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3.

[2] 顾文虎.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3(21):84-85.

[3] 陈厚荣,赵国华,刘飞梅.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75-180.

[4] 李延斌,高有华,孙学雁.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7):31-32.

[5] 安俊健,张光彦,王鹏.创新型“模块化”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5):156-15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实习教学应用型本科实践
浅谈钳工实习的发展与提高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