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下应用型高校O2O教学模式及机制研究

2018-09-03 07:09王大伟王潘绣
大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模式课程

王大伟 王潘绣

互联网“众包众创”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环境下个体、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或者企业通过公开的方式征召一群自愿承担某项任务,具有庞大数量网络群体的活动,是一种多人参与的在线活动。国内将这些创业者称为威客或创客。将大众参与的互联网平台称为“众包众创”平台。“众包众创”平台可以帮助广大创业者聚集和链接各类创业资源的孵化平台,能够提供部分或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创业者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样有利于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原意是线上线下互联网商业,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O2O教学模式是在互联网的概念下加以延伸和转换,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下的教师、学生线上自主选题、线下理论讲解,线上要求引导、线下实践指导,线上组队、线下讨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互联网众创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本质是从大数据和流程再造的视角出发,建设互联网环境下的互联网高等教育,而非Offline To Online即传统教育的信息化。

(三)互联网“众包众创”O2O教学模式的特点

1.设计题目的丰富性

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下的O2O教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项目来源及项目种类,将其与课程教学的要求相结合,能极大丰富课程教学的内涵。

2.创新创业的模拟性

利用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和应用型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单元内形成若干团队并进行孵化,进而逐渐推动团队内及团队之间的交流,形成创新创业团队,并在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中形成虚拟企业进行入驻,为下一步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3.教学环境的灵活性

互联网教学突破了学生、教室、学校之间的空间约束,促进了学生与校园空间的剥离,校园、教室空间逐步边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园,而可以扩展至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极大地降低了教学对环境的要求。

(四)互联网“众包众创”应用型专业O2O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Susan Crawford认为,未来大学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量身定做个性化课程体系,可以和高校传统的多学科教学融合起来。而当前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学之间普遍存在着“硬着陆”现象,即互联网技术生硬地嵌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之中,影响了互联网的传播功能与教育效果。

O2O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嵌入教学体系中,通过互联网变革和市场需求引导高等院校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课程教学的变革。

1.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课题选择

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专业性较强,种类较多:有以工业设计仿真为主的服务平台,如工业威客;有以软件开发与服务为主的服务平台,如开源中国众包;有以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为主的服务平台,如我爱快包;有以综合服务为主的服务平台,如猪八戒网、一品威客;也有以企业自建的科研众包式科技创新社区形式为主的企业平台,如苹果、华为、小米等;还有以科研众包为主的服务平台,如InnoCentive.com。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任务需求和创新机会。因此可以将高校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明确课程目的和要求为前提,在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模式下,借助“众包众创”平台进行课程题目的筛选,选择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与课程内容结合较为紧密的课题,确立课程设计题目。

2.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团队创建与课程教学

在高等院校专业课中,传统教学与实践常以“假设”为先决条件,在“假设”的环境中分析其存在现象,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假设”的问题。以“假设”的和无制约的方式去验证理论的教学方法将会导致实践教学的虚化,与现实社会的需求脱轨。而创新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下,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潜能,从而产生创新思维。因此,在无制约和在“假设”环境中产生的创新容易转变为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传统教学的“假设”与“虚化”的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的可能性和可实施性。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受到理论知识和现实条件的双重约束,在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理论学习和应用,有助于高校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接轨。因此,可以基于此平台通过线上选择有意向的课题,在线下进行团队的创建,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虚拟注册。结合线上课题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学习,该过程以教学知识讲解为主线,以线上要求为辅助。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可通过互联网线上搭建的开放平台选择已完成的相关任务和成果案例进行自学,线下则结合教学要求在课程中进行基本知识讲解和教学辅导,完成课题。该过程需加强线上、线下之间的多重互动交流,将线上的实际反馈和线下创新指导结合,并创建以学生为核心、平台为辅助、教师为引导的创新模式。

3.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教学实践评价

创造价值与创新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要素,创新可以提升物质的价值,而价值的提升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而传统教学中将学生学习、实践的作业、课题视作一种练习,多数教师认为其缺乏实际使用的可能性,无法有实际使用价值和实际产出,创新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出现断裂。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的欲望,而将其作为作业随意处置,部分学生继而通过模仿甚至抄袭、购买的方式完成课程设计。这类现象在设计类专业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结构工程、艺术设计等课程实践中比较多见。而基于互联网“众包众创”平台的教学评价,能够摆脱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线上平台任务评价、线下教师课程评分、线上学生互动投票三种方式相结合最终确定所评分数。该评价模式中,首先通过线上平台评价,实现了作品到产品之间的转换、知识到货币的转换,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自豪感,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其次,教师的评价也摆脱单一的成绩评价,将互联网、微信投票引入该评价中,在增加学生自豪感和乐趣的同时也扩大了影响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创作力和认真度。

三、结论、展望与不足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借助当前众多的互联网“众包眾创”平台,探究互联网“众包众创”与高等教育教学之间协同发展的有效性,并将其引入高等院校专业教学体系之中,进一步研究其相互结合的内在机制,提出符合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促进互联网“众包众创”与高校教学平台的有机融合,为高校其他传统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通过O2O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学生线上思维碰撞和线下实践指导的模式,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营造高校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然而,当前互联网“众包众创”与高等教育教学之间的互动研究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长远性的任务。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互联网“众包众创”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市场不够规范、实践案例贫乏,这对二者的融合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创新创业的思想还未植根于大学生思维中,互联网“众包众创”与高校教育教学的结合处于实验和探讨阶段,只能针对个体或局部进行研究。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互联网“众包众创”与高校教育教学融合的内在机制,并深入开展教学融合方法及教学模式的研究,方能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3/c_128051995.htm.

[2] 刘云青.MOOC: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MOOC教学模式与大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3][5]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4] 约翰霍金斯,周一平,杉浦勉. 创意产业,新经济源泉[J]. 经营者(商业管理版),2006(12):55-56.

[6] 李瑞军,吴松.“众创空间”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7):82-85.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重回线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