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静电着火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8-09-04 14:08夏咸春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静电对策

夏咸春

摘 要: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其中,91%的是汽油,9%的为变性燃料乙醇。通过对具体的乙醇汽油着火事件的回顾,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了事件的教训,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要掌握乙醇汽油的特点和静电危害性,加强应急处理的教育培训和演练,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乙醇汽油;静电;原因分析;对策

事件回放:某年某月某日上午10:50时左右和某月某日6:55时左右,某油运公司油罐车在某油库陆路发货场5号发货台在装E90#乙醇汽油过程中,先后两次发生油罐车装油口着火事件。现场员工立即用灭火毯扑救,关闭球阀、按下发油器的“暂停”按钮,在3-8秒钟内迅速扑灭初起火焰,未发生次生灾害。

1 事件主要原因

根据事发现场调查、分析、测试,调查组排除了吸烟、打手机、穿钉鞋、铁器撞击、电气设备漏电、雷电、人体静电等因素引起的着火,一致认为本次事件是由油罐车装油口物体上静电的积聚和放电造成的。产生静电的积聚和放电的主要因素是:

1.1混合器的特殊结构,增加了静电的产生。为使组份汽油与变性乙醇混合均匀,在发货台下的工艺管道上安装了混合器。按设计要求,乙醇管道末端在混合器内应制成扁口。但现场解剖发现,混合器未能按图制作,而是采用乙醇管道末端封堵开孔的做法,这样从混合器内出来的变性乙醇在组份汽油流动的平行方向减少,而在垂直方向增加。这种状态有利于油品与乙醇充分混合,但同时也加剧了变性乙醇与组份汽油这两种不同物质的相互挤压、碰撞和磨擦,使乙醇汽油中的静电荷大量增加。

1.2乙醇汽油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至鹤管的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目前为6米左右,按流速2.4m/s计算,其静电缓和时间为2.5秒,与规定的30秒缓和时间差距较大,导致静电释放不充分。

1.3防雷、防静电和电气接地不规范,导致静电释放不及时。乙醇汽油较之普通汽油更易产生静电,因此对工艺系统的静电和相关电气接地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但现场检查发现该油库乙醇管道上过滤器未单独接地,且与发油控制器的外壳串联接地,不符合规定要求;部分电气设备的外壳未接地;部分发油鹤管转节防静电跨接不完好;油罐车上未安装静电接地专用的铜板或铝板。

1.4未按要求安装静电溢油联锁保护装置。只是安装了普通的接地夹直接连线接地,在油罐车静电接地不完好时,不能及时自动地停止发油作业。

1.5油罐车装油口内外存在金属尖状物,易造成静电放电。现场发现,油罐车上均安装了计量用的标尺,但固定标尺的金属螺丝有长1.5cm、直径3mm左右突出在灌装口内壁;在油罐内上部罐口盖上还发现有三角形金属突出物;在鹤管插入油罐车后靠近罐口的鹤管上有长1cm、直径3mm左右的金属螺丝。

2 事件教训

此次事件虽被及时扑灭,未酿成更大的事故,但也暴露了在工程管理、项目验收、安全检查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

2.1工程监管不到位。在乙醇汽油改造期间,承包商在制作混合器时,擅自变更设计,将本应扁口的乙醇管道末端封堵开孔,现场监理人员也未及时发现并制止。

2.2项目验收有疏漏。对现场存在的防雷、防静电和电气接地不规范、过滤器至鹤管口的距离不能满足静电缓和时间要求等问题,未能发现并及时整改。

2.3使用管理不到位。在多次安全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上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对进入作业现场的运油车辆的安全检查和监控同样存在不细不实的问题。

2.4对乙醇汽油的特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力。由于乙醇汽油对我们来讲还是一种新的经营品种,我们对其静电危害的严重性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相应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完全到位。

3 预防乙醇汽油静电着火事件的对策

为认真吸取本次油罐车着火事件教训,切实做好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发生类似事件,预防乙醇汽油静电着火事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组织对乙醇汽油混合器、防雷、防静电和电气接地、静电缓和时间进行全面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到位。对过濾器与发油鹤管的距离不满足静电缓和时间要求的,加快整改。对在用的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和其它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3.2加强入库油罐车的检查,彻底消除油罐车内壁毛刺、固定计量用标尺的螺钉等尖状突出物,切实防范尖端放电。

3.3发油时,采用不发火材料包裹接触油罐车人孔的鹤管钢质部位,避免鹤管钢质部位与罐车人孔碰撞产生火花。

3.4全面清查静电溢油联锁保护装置和油罐车上静电接地专用的铜板或铝板安装情况,凡未安装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立即安装或维修。

3.5严格控制灌装速度,初始流速不得大于1m/s。与发货系统供应商联系,调整改进发货和控制系统参数,控制阀启闭时间,使组份汽油与乙醇按比例同步输送。

3.6完善应急预案,并在乙醇汽油发油台上,适当增配灭火毯、便携式灭火器材、发货台下增配35公斤干粉灭火器等应急物资。

3.7发货员和驾押人员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发货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全程跟踪发货,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发油作业不得在罐顶走动,鹤管要插入距罐底不大于20厘米,提起鹤管,插入、提起鹤管后均要静止2分钟,并做到轻拿轻放,使槽车、鹤管、液面电位相等,减少静电产生。

3.8修理工要每日对发货棚防静电接地夹、所有的跨接及设备完好情况要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静电导地有效完好。

3.9加强教育培训,特别要加强乙醇汽油的静电危害性、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的教育培训。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义鹏,李亮亮,刘全桢,等.车用乙醇汽油静电起电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2):157-161.

[2] 谢溢月,谭迎新,孙彦龙.乙醇汽油自燃温度及爆炸极限测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2):541-545.

猜你喜欢
静电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静电
走,找对策去!
当心静电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静电魔力
奇妙的静电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