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院校专业类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

2018-09-10 07:22朱荃俊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问题策略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医药院校专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推进学生社团科学健康发展的策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专业类学生社团;问题;策略

在中医药院校中,专业类学生社团是其专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类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一般突出专业技能,活动形式大多为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虽与中医药、护理、针推等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在提高社团影响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不断加以改进。

一、中医药院校专业类学生社团在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活动单调,创新不足。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课程较多,课业压力较大,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較多。专业类学生社团核心是“专业”,所以社团的活动往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紧密联系。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学生社团的思想不够开放,活动形式一般为义诊类实践活动、专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报告等。以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2016—2017学年中,学校的针灸推拿协会共举办了14次义诊活动、5场学术讲座、3场学术报告、6次专业知识竞赛,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缺乏指导与谋划,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创新动力不足等。

2. 指导不足,活力缺乏。专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化对课程知识的把握,提升专业技能,交流学习中的体会,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但从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来看,专业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大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培训为主,专业的实践性、拓展性不强。以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共有26个社团,每个社团都配有指导教师。据统计,2016—2017学年中,有的社团指导教师指导社团成员次数为零,指导次数最多的不超过四次。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为专业教师,而专业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等工作,缺乏指导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由于社团活动要走出课堂,对场所、资金、器材的要求较高,但学校因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等原因,在这方面的支持不足。

3. 梯队脱节,管理粗放。由于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导致专业类学生社团成员的流动性也较大。以某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其专业类学生社团主要是大一学生,大二学生一般负责组织培训。这些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全面,学业压力也较大,在能力和精力上都存在局限性,使社团成员难以形成人才梯队。加之社团管理较为粗放,缺乏规范性,以及社团活动与学生评价脱钩,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推进专业类学生社团科学健康发展的策略

1. 打造品牌活动。除日常化培训之外,应丰富活动方式,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活动和社团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如搭建以普及型知识竞赛、技能展示类活动、知识拓展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梯次化活动平台。普及型竞赛参与门槛低,也富有趣味性,适于其他专业或低年级学生参与;技能展示类活动有利于以直观的方式呈现高水平技能,树立榜样、带动学风;知识拓展活动可邀请高水平专家,在其引领下,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境界上理解专业知识。这样层次清晰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发挥普及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学习互动,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接近高水平专家,提高专业和思想境界。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有利于学校争取社会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激发创新能力。创新是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学术创新,如国家级的高校创新创业计划、“远志杯”比赛等,各省市和高校也竞相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当前的专业类创新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专业层次相同,但兴趣爱好并不一致,也难以得到高水平学生的指导帮助。而在专业类社团内,成员都有共同的爱好,专业层次结构也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与创新合力,使社团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创新过程中,学生巩固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不但促进了专业学习,还扩大了知识面,优化了知识结构,提升了综合素质。

3. 加强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指在社团长期活动中形成、创造,为成员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价值认同以及心理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社团必然会积淀下许多教育文化资源、中医药文化资源、精神文明资源、专业教育资源、行为方式资源等。这些资源是社团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形成社团文化的精神和物质基础。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必须夯实这些精神和物质基础。第一,要紧紧围绕时代精神。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社团发展规划中,并将专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担当相结合,与国家大力倡导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对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发展方式进行科学规划。第二,完善社团资料体系。按照一定的体例对社团发展的资料进行汇编,使社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对历年来社团活动形成的讲座、报告、义诊、竞赛、社会实践、培训等资料进行整理,有计划地进行编纂、印发和展示。第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每一次活动后,都要根据活动的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使之作为一种财富被继承下去。对历年来的管理和发展经验,要注重提炼其管理思路、发展策略等,梳理出社团发展方向,为确定下一步发展思路提供依据,使社团的发展成为有本之水、有源之木,为其科学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 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管理好一个社团,不单要从精神方面着手,物质方面也非常重要。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着手,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让社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竞争、协作、沟通,促使社团朝着校园品牌社团的方向发展。

5. 争取合理的经费投入。社团活动经费一般来说应该由学校专门拨款,但实际上学校拨款寥寥无几,所以社团活动经费基本上以自筹为主。建议为了社团的生存和发展,各学生社团负责人、成员和指导教师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多渠道筹措社团经费的局面。

三、结语

中医药院校专业类学生社团的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学生专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平台。但目前,专业类学生社团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以上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专业类社团的重要作用,给予大力支持,引导社团在活动组织、创新能力以及社团文化建设方面提升水平,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习平.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社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28-29.

[2]雷龙鸣,乔赟.高校专业类学生社团对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促进作用的教学观察与分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4):124-126.

作者简介:朱荃俊(1987— ),女,汉,湖南郴州人,本科,现就职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干部,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问题策略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