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

2018-09-10 22:12邵蓝莹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大数据高校

摘 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关注和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应该将大数据应用到高校学生教育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发展的日益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对人们思维、工作、生活,甚至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之一的高校,自然也需紧随潮流,积极运用大数据理念与技术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大数据

高德纳咨询公司认为大数据与处理模式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基于新处理模式下具有较强观察力、决策力,且规模较大、不拘泥于固有形式的信息资产;麦肯锡环球研究院对大数据的理解是,无论是采集、储存能力,还是管理、分析能力都强于一般数据库软件的数据集;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大数据时代》创作者,他对大数据的理解是,为人们提供认知获取、新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对市场发展、政府和公众关系维护有着重要影响。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中应用大数据的改进策略

1. 提高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数据即资产,蕴含着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对管理决策有着决定性影响。就目前而言,高校已经针对应用体系、手机构建了数据来源,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缺乏充分的认识,大数据意识相对薄弱。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需要提高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大数据意识,使其在深刻理解大数据的同时强化数据分析及其结果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针对性与实效性。

2.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大数据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学生教育管理者也开始对如何更好地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大数据这一工作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体现大数据价值,除了要加大研究力度,还要提高对机制构建的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构建符合现实需求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提高。

3. 体现大数据价值。高校网络中的应用系统存在独立性特征,即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所以大数据的形成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利用技术手段强化数据整合,激活所有数据,才能发挥数据作用,促进更大价值的形成。比如,教务管理体系与学生管理体系的有效整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行为习惯与学习需求,基于二者关系的掌握构建学生行为习惯与学习需求预测模型,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保障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

4. 发挥专业分析团队作用。大数据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与专业技术。但就目前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存在不足,与数据驱动要求不相符,所以,及時引进新的人才,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能力与素质,形成专业分析团队至关重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融合,利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挖掘和重建,在此基础上将形成的相关成果应用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对学生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进行实时预测,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5. 建立符合现实需求的制度。大数据时代,只有保障数据安全,才能有效避免风险。高校在运用大数据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时,首先需要在了解大数据特征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其次,要加强数据管理,使之更加规范,明确数据管理部门职能,对数据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公开数据与保密数据;最后,需要制订风险防控预案,在提高数据安全性的同时,保障学校与师生的切实利益。

三、结论

总之,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大数据具有可行性与重要意义,有利于创新服务观念,完善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精准性与有效性。合格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理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途径,进一步保障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喜超,谭淑娟,白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建设思路探究[J].经济师,2016(11).

作者简介:邵蓝莹,女,陕西横山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大学,就职于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任商学院行政秘书。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大数据高校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