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2018-09-10 07:53杨挺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杨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使用数学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培养策略。

关键词:应用意识;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提升学生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不断引导学生去实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2. 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环境、性格的局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小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情况,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非常不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将实际事例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这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策略

1. 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不够重视。所谓知识运用能力就是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学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时,需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择实际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锻炼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内容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现实中选择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然后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分析生活中对称图形的结构组成,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2. 巧妙运用生活场景教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应用意识时,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场景,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学生上学虽然起点和终点相同,但是不同路线所用的时间也不相同。在经过一番计算后,学生选择一条用时短、距离近的道路去上学。通过运用生活场景,不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还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知识灵活应用能力。

3. 运用故事教学法。小学生年纪小,喜欢各种各样新奇的故事,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性,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借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故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注重引导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学会自主实践。同时,还需要适当鼓励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相关内容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小兔子来给大家出题:“兔妈妈做了三盘胡萝卜,现在要分给八只兔宝宝,其中,一只兔宝宝长得比较壮,吃得比较多。剩下的七只兔宝宝,妈妈分别给他们2/8盘,請问比较壮的兔宝宝分了多少盘?”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应用意识自然随之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运用生活场景教学、故事教学法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何贤栋.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7,4(4):50-51.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