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聋校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体会

2018-09-10 04:55程茜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程茜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的不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了课堂上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它能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但是,小组合作并不是一剂万能药方,如果用得不好,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聋校的数学教师,笔者对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一直持有比较谨慎的學习态度,本文是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小组合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的时机

1. 选取合适的内容。对于那些非探究型的教学内容,如计算、直接应用等,学生完全有能力接受学习任务,肯定是没有小组合作的必要的。能开展小组合作的,一定是探究性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性问题,都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例如,正数、非负数、数轴这样的概念本身简单,完全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没有小组合作的必要。而有的概念比较复杂,如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满足“两个未知数”“二元一次方程”“两个以上”等条件,教师可以恰当地加入一些小组合作的元素,逐渐引导学生归纳出概念。

2. 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小组合作。教师需要在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了一定的思考以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可以由教师先做一些解释和铺垫,或者让有想法的学生简述自己的思路。只有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感觉困难,通过个人的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当教师把学习内容引向深入,需要同学们共同探索的时候;当学习任务重,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采取不同形式的分组合作,才有必要、有意义。

二、分组的时间

分组合作的时间不只限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一些课下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自由、随机,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三、分组的方式

分组的方法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有按照座位分组的,同桌两人一组,或是前后四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胜在方便、易行、好操作;也有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组的,每组内兼顾一定数量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笔者一般会选择按照座位分组,但这有个前提,学生的座位最好按学习水平均衡地安排,以便于课堂上直接按座位分组。比如,有的题目可以一题多解,笔者就会先分析各种解法的思路,再直接让各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相对来说,课后的小组合作就自由多了,教师可以根据合作内容的不同,按学生的喜好、性别等情况分组,但也要把握好各组间人数基本均等、各层次平衡等条件。比如,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节时,由于预想活动难度不大,笔者就按后一种方式,每个组内分别确定了画三角形、量边长、计算各边长的平方等,在上课之前完成活动内容。

四、组内成员间的合作方式

在一个小组内,教师必须避免出现以下状况:优等生在合作中起主要作用,唱“独角戏”,几乎包揽所有的工作;学困生不插话,不参与,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听着。教师可以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比如在小组讨论时,规定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阐述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操作性的小组活动中,更要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是理想中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非常困难,比如学习好的学生管不住自己,可能等不到其他学生发言完,就先把观点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只走了形式。当教师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怎样的合作方式能让每个学生都受益,还需要不断摸索试验。

我们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共同学习。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素玲.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112.

[2]郭学锐.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现象的审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19-22.

[3]俞灿和.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与有效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81-83.

[4]甘胜平.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数学,2012(2):44.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作文评改“五步曲”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