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8-09-10 17:13赵婷婷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信息技术已然渗透到各行各业,多媒体技术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本文将着重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大主要模块,深入论述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的推进,初中阶段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立足于信息化时代背景,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实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有效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教学应用类习题

初中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应用型数学习题的教学,将应用型问题直观还原成真实的生活场景。例如,对于初步接触初中数学的学生来说,数轴的概念属于难点,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画面展示数学习题:在南北向的马路上有一家便利店,在它南边的2米处和6.5米处,分别停放着一辆自行车和电动车。接着,教师就可以结合问题指出物体在画面里所处的位置,让教学问题变得生动、直观,易于学生了解距离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数轴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教学图形类习题

初中阶段数学的难度较小学时期几乎提升了一个量级,主要在于增加了大量的图形类数学知识。但是,这些图形化的题目基本上是以文字的形式罗列在卷面上,并不利于初中生直接观察图形,展开有针对性的思考,这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加以解决。例如,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A=30°,给出条件BC=1,经过对折操作之后A正好位于BC的延长线,同时折痕和AC的交点位于E,求CE的长。这类图形变换的条件和问题主要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脑海中难以及时生成抽象、直观的图形画面,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演示视频,展示题目中的图形在对折前后的大体情况,还原图形类问题原本的图形化特征,从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消化抽象的知识。

三、利用多媒體技术音像结合教学几何类习题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选取教材或者中考试题里的一些经典例题,为学生讲解几何类的习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带给学生直观的理解,也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音像结合的优势,为学生生动讲解几何类习题。例如,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给定边长为1 cm,而且点E是边BC的中心点,点F为DC的中心点,问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对于这类的几何习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图面上勾勒辅助线,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对角线的相关知识,使求解几何图形面积一类的习题变得更为简化。

在用多媒体展示图2之后,图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变得立体化,学生直接就能够看到正方形ABCD的已有对角线是AC,考虑到三角形BOG和三角形BCD面积的比例为1∶3,直接就可以计算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让抽象化的几何图形问题变得迎刃而解,凸显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便利性。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分析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许多传统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如初中阶段几何图形内容抽象,难以通过文字或者言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了解。但是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灵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切换,帮助初中学生有效领悟重点内容。比如,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或者视频,直接展示平移、轴反射、旋转等知识,效果远胜于浏览课本的模型图或者观察教学道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积极意义。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模块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以便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达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魅力中国,2017(30).

[2]杨为民.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7(9).

作者简介:赵婷婷(1987— ),女,上海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