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舞蹈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8-09-10 07:06王徐媛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发展

王徐媛

摘 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冲击,舞蹈艺术与电视媒体融合走进千万家。本文以電视舞蹈作为出发点,归纳总结电视舞蹈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电视舞蹈发展的策略,从而使舞蹈在电视节目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

关键词:电视舞蹈;发展;舞林争霸

一、影响电视舞蹈发展的因素

1. 外在因素

(1)观众选择。观众的兴趣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电视节目发展走向多元化,结合各种新媒体的传播,节目种类发生了变化,电视观众的喜好也越来越多样。电视舞蹈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里显得势单力薄,“在媒体的世界里,受众是君主,今天手握电视遥控器的观众和拨动着收音机旋钮的听众只要动一下手指,即可及时对某个低水准的频道或新闻判处死刑。”然而,缺乏舞蹈频道的专业,导致观众在屏幕里看不到传统的舞蹈作品。

(2)市场选择。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电视舞蹈只是一小部分,随着观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是该将娱乐性融合到舞蹈当中发展电视舞蹈,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继续发展电视舞蹈?当音乐艺术与电视媒体相融合,有了独立的音乐频道,成为大众喜欢的电视艺术形式,是否可以创建独立的舞蹈频道来支撑电视舞蹈的发展?早期的舞蹈节目《CCTV舞蹈大赛》虽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参与范围小,受众人群少。直到《舞林争霸》这档电视节目出现,其因娱乐性和专业性兼备,选拔范围广,奠定了电视舞蹈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内在因素

(1)作品选择。电视舞蹈作品的成败主要在于舞蹈编导,因为舞蹈编导为电视舞蹈的创作者。优秀的舞蹈作品从构思到实践再到完成需要经历漫长时间,而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并不都适用于电视,有的更适用于舞台。因为在电视上有画面连接因素,呈现的剪辑效果会使原本优秀的舞蹈作品变得不完整。像“叠化”的镜头,一般运用在抒情类舞蹈中,如果放在革命性题材中就不适合。电视荧幕顾及舞蹈整体就无法顾及舞蹈的细节变化,这是舞蹈艺术被电视兼容后的无奈。因此,电视舞蹈中的舞蹈作品是需要适应电视传媒的。

(2)创新不够。舞蹈作品《雀之灵》让所有的观众记住了杨丽萍,所以很多舞者就去模仿,编排的东西或许好看,但始终缺乏新意。有些专业的舞者基本功扎实、技术技巧过硬,但正是因为舞者本身是专业的,在创作作品时只顾展现精湛的技巧,而忽略了舞蹈的意义,导致缺乏创新作品。现在的舞蹈团队缺乏对舞蹈界变化的了解,舞蹈作品雷同现象严重。我们应该创作具有自身气质的独特舞蹈,在发展创造舞蹈作品的同时,还应借助电视媒体广泛传播。

二、案例分析

以《舞林争霸》这个电视舞蹈节目为例,它的创新在于节目形式与内容都吸引大众。首先,对于参赛选手,专业与非专业均可参加;其次,对于舞种也没有限制,古典、现代、芭蕾、流行舞等多种元素的舞种都可以参赛。参与度高是这个节目的看点之一,舞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职业各异,以纯粹的舞蹈作品打造舞台上最纯粹的舞者。《舞林争霸》没有将舞者的年龄、舞种划分得极其细致,打破了舞蹈界墨守成规的风气,使各个舞种相融合,因此,节目传递的价值令人瞩目。它还原舞者最真实的姿态,表达舞者内心的情感与渴望,在节目中充满正能量,传播了积极的艺术观念。

《舞林争霸》作为海外引进节目,经过改造加工后逐渐本土化,成为一个十分成功的电视舞蹈节目。同时,导师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知名度,对节目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了该电视舞蹈节目的收视率。优秀的电视节目离不开宣传,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还必须重视各种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形成良好的节目宣传氛围,同时加强节目互动,强化传播效果。

由此,对于电视舞蹈的发展,笔者建议可以从创立专门的舞蹈频道入手,让观众更多地了解舞蹈;还可以与各大高校联合开展舞蹈大赛,促进文化交流;借助政府指导,有针对性地创新电视舞蹈,在大众媒介下发展电视舞蹈。

三、结语

国内舞蹈在电视上的表现空间还很狭隘,不仅表现在电视舞蹈的节目类型,还表现在电视栏目的大众选择上。因此,电视舞蹈的发展,需要非专业与专业相融创新发展。开创独立舞蹈频道的途径,值得我们思考。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