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金融变革图景

2018-09-10 03:35张锐
新金融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区块交易银行

张锐

堪称人类“奇点式”的技术创新成果,区块链(blockchain)不仅会对银行的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而且会导致银行的管控机制以及业务创新渠道发生重大的变革,同时这种影响还会辐射与渗透到非银金融领域,引起证券行业基础架构以及保险行业信用与产品体系的创新与再造;而更为惊奇的是,国家数字货币正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神奇的区块链

理论上解释,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而通俗地讲,区块链就是一本账本,而各个区块就是账本的每一页,区块上的每一个节点就是记账之人。一般而言,每个区块均包含以下三种要素:一是本区块的ID;二是若干交易单;三是前一个区块的ID。这也就是说,通过区块,不仅可以看到每一笔(节点)最新的记账,而且可以查阅到任何一笔历史记录;同样,人们也可以由最新的区块记录追溯前一个区块的记录,直至“创世区块”,从而生成了一条完整的交易链条,即区块链。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链还会不断增长,区块也会不断的增加。全面地分析,区块链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主要特征——

去中心化。目前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管理模式是中心化记录、中心化储存,即便是异地灾备、云存储,也只是将存储地从一处变为多处,从本地变为云端;而区块链数据库则是分布式记录、分布式储存,即每个节点都负责数据的记录、储存,没有中心化或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同时不同于传统的数据采取特定机构单独维护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处理,区块链上的参与人都会自动集体维护数据记录。可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所有用户共同维护的“数据大家庭”。

去信任化。在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中,是通过可信任的中央节点或第三方通道进行信息的匹配验证和信任积累,而区块链依靠非对称加密和可靠数据库完成了信用背书,所有的规则事先都以算法程序的形式表述出来,参与方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信用度,更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交易背书或者担保验证,而只需要信任共同的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通过算法为参与者创造信用、产生信任和达成共识。这样,尽管区块链参与方彼此之间的身份并不知晓,但也不影响双方或多方的信任。

去特权化。不同于传统数据查询模式下只是管理人员才能看到全盘或全程数据信息以及当事人只能看到个人交易信息,区块链对P2P网络上的参与者平等开放,而且由于每笔交易单都记录了该笔资金的前一个拥有者、当前拥有者以及后一个拥有者,所以任何一个人不仅对每一笔的交易明细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可以监督者的身份查询与追溯每一区块,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高度透明与公开。

去风险化。与当今互联网条件下某一数据中心一旦被袭从而会导致全网瘫痪完全不同,区块链由于采取分布式记账,而且每一个节点都有交易信息的备份,同时任何一个节点不能单独篡改数据,对于网络黑客而言,就根本无法进行伪装和进行欺诈活动,即使攻破了某个节点,但也不能控制整个网络。正是如此,区块链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参与者越多,区块链的安全度将越高。

作为以上四大特征的有力支撑,区块链建立了三大技术保障机制。一是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比特币采用了工作量证明, 即只有那个最长的链才被全网所认可,因为它包含了最大的工作量。另外,如果想要修改某个区块内的交易信息,就必须完成该区块及其后续连接区块的所有工作量。显然,共识机制既是认定的手段,又是避免虚假交易和防止篡改的手段。二是智能合约,主要基于系统中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如新区块的自动记录。三是非对称加密,即在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使用一个“密钥对”,“密钥对”中的两个密钥具有非对称的特点,即在信息发送過程中,发送方通过一把密钥将信息加密,接收方在收到信息后,只有通过配对的另一把密钥才能对信息进行解密。非对称加密使得任何参与者更容易达成共识,将价值交换中的摩擦边界降到最低,还能实现透明数据后的匿名性,保护个人隐私。

银行业的颠覆性革命

在所有的行业应用场景中,区块链与银行业重合性最高,因此,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并未完全成熟,而且主要应用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领域,但越来越多的权威金融机构研究发现,伴随着对区块链的重新认识,其对银行业的的颠覆性影响不可低估,包括从银行业的现有基础架构,到产品服务系体系等方面,区块链所产生的再造与重构结果将显著超过互联网技术的作用。

大幅削减与降低银行业成本是区块链作用机制的主要成果。在当代金融体系中,银行是“中心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这里除了银行要代表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外,重要的是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立起客户数据库,并且要经常性地维护和更新数据系统。“中心化”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维护成本势必与日俱增。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网民数量达9亿之众,每一个网民即便增加几万元的增信额度,那么全国范围增加的额度将是几十万亿,这种信用扩张给银行造成的数据处理与管理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借助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通过分布式记账与集体性数据维护,银行业的成本将会得到大幅度削减。根据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如果2020年左右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大概能省下200亿美元。

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区块链还能有效提升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在现代货币交易模式中,银行承担着非常复杂的电子转账以及清算等服务职能,尤其是针对一个全球化的贸易环境,银行作为跨境交易第三方服务者的角色似乎必不可少。但谁都知道,当前的跨境支付结算不仅耗时长,而且费用高。尤其是当遭遇到每个国家的不同清算程序时,一笔汇款可能需要2至3天才能到帐,不仅效率低,而且在途资金占用量极大。但是,区块链将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让双方跨境支付结算交易通过点到点的方式快速自由地完成,同时还能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且没有隐性成本。不仅如此,因为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提高了跨境汇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结算与清算速度,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根据麦肯锡的测算,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有利于银行强化供应链金融的管理,消除与屏蔽自身的道德风险。票据交易历来是银行之间的一项常规重要业务,但许久以来却是一直依靠着一个第三方实现着有价凭证的传递,即使是在现有电子票据交易中,也是需要通过央行ECDS系统的信息进行交互认证。借助区块链技术,就可直接实现点对点之间的价值传递,不需要特定的实物票据或是中心系统进行控制和验证,其带来的效果不仅加快了票据的传输速度,而且消除了许多人为操作因素所引致的失误。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现行的汇票业务有约70%为纸质交易,操作环节处处需要人工,并且因为涉及较多中介参与和人为介入,不仅各个环节容易出现人工操作失误的可能,而且票据市场也滋生了大量违规操作或客户欺诈行为,国内陆续有多家商业银行从去年年中开始先后出现汇票业务集中爆发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能通过区块链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安全度及实现端到端透明化。未来通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将能大幅减少人工的介入,将目前通过纸质作业的程序数字化。所有参与方(包括供货商、进货商、银行)都能使用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分享文件并在达到预定的时间和结果时自动进行支付,极大提高效率及减少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误。根据麦肯锡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能帮助银行一年缩减风险成本11-16亿美元。

最后需要强调,区块链还有利于稀释与降低银行的监管难度,进而提高业务的合规程度。如果银行建立起了自己的区块链,其中客户信息与交易纪录不仅真实,而且不能更改,这非常有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并有效防止欺诈。另外,如果能实现客户信息和交易纪录的自动化加密关联共享,银行之间就能省去许多KYC(认识你的客户)的重复工作,银行也可以通过分析和监测共享的分布式帐本内客户交易行为的异常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欺诈、违规转移资金、洗钱等非法犯罪行为。

证券业的深度再造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证券行业有着如同银行业一样的中心化特征,区块链的延展功能与作用机制自然也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证券登记与发行是证券交易市场的基础。传统的IPO流程是,上市企业先找到一家券商,公司与证券发行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募集合同,然后递交申请,通过审核,接着投资者认购。不仅企业的上市成本高昂,而且相应的监管成本与风险也不小。通过区块链就可以创建一个分布式、开放式的交易总账,它可能取代并简化证券交易中许多复杂的系统,任何类型的金融资产,比如债券或者股票,都可以转变成编码,这样,利用区块链技术,最理想情况下,可以实现任何人可以发行任何有价证券,并自行设定发行资产凭证,这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上市成本,还能开发新的产品。另外,区块链将利用区块链账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于跟踪等特点,对证券登记、股权管理、证券发行进行数字化管理,使其变得更加透明与安全,监管者会大大减少事前监管压力,并将更充沛的精力转移到事中与事后监管上来。

在提高IPO效率的同时,区块链还能够有效降低证券交易结算成本。可以在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上自由竞价完成交易,并通过分布式的数字化登记系统,自动实现清算和结算,且整个清算和结算完成时间仅在分或秒级别。这种交易流程不仅能大幅节省交易费用,还能减少暗箱操作与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有利于证券发行者和监管部门维护市场。按照高盛的最新报告,区块链技术在美国证券交易中将能每年节省20亿美元成本,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假设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么每年节省的成本可能超过60亿美元。

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惠普性功能,区块链可形成对上市企业公司行为的有效约束与股东基本权益的有力保障。上市企业的公司行为包括派发现金红利、股票红利、投票、公开配售、公司收购与分拆合并等,其中许多行为尽管有法律约束但常常流于形式,如现金分红就长期以来被漠视,不分红、少分红的上市公司较多,但采用区块链技术,公司行为变成智能合约,整个流程将更为简洁和高效,合约的达成变得扁平且自动执行贯彻,股东权益也得到了保障。

保险与互金业的有机重塑

与银行一样,保险业也面临着客户信用风险,而且中心化管理機制也面临着风险发现成本高昂的约束,同时,保险业的产品创新目前似乎很难跟上市场需求,有效规避这些软肋,也许区块链能够产生非同凡响的作用。

对于保险业而言,区块链首先能够强化识别与防控客户的道德风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根据个人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建立了一个信用体系,并以此判断人们的信用度,但这种信用体系不仅不透明,而且过于中心化。如果能让区块链接管这个信用体系,那么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由于区块链的记录数据不能篡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信息一旦录入,这个人到底是谁,曾经干过什么事以及这个人的资产情况,无论是资产转移还是正常交易,在区块链上都能够记录下来,而且永远不能改变。这样,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的时候就可以作出十分准确的判断,从而有效降低了经营客户的风险。

进一步发现,区块链还可以增强保险产品的自我弹性,并提高赔付的精准性。因为区块链上信息记录是准确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可以将同样一份保单的合同按时间分段,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内,根据风险的临时变化提供临时性保障,如轻级险种中的感冒,其在春季和夏季是不一样的,保险据此完全可以提供产品组合去应对在不同时间范围内的风险。

必须承认的是,除了上述作用功能外,区块链还可以让保险公司享受传统保险业务的红利。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模式或者说是一个网络社会,这样,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将有共同的特点、共同的风险系数和共同的保障需求的用户拉到同一个保险网络中来,比如一位中国用户可能和一位美国用户的情况类似,那就可以适用于同一个保险产品,甚至于同一个保险网络,这种相互保险本来就是保险的最初形态,得益于区块链的支持就可以再度落地与应用。

顺便强调一下,除了对传统金融的基础设施以及运作模式给予全新赋能外,对于众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区块链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互联网金融所发生的交易都是以参与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由交易双方自行承担信用风险,需要建立双边授信后才可进行交易,而交易平台集中承担了市场交易者的信用风险。此时,若在区块链中进行登记于交易,交易就必须要所有者的私钥签名才能验证通过;交易确认后,相应的信息就会记录在区块链中,这样,投资人完全可以利用区块链账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甄别对方的信用状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降低因融资方跑路、倒闭所造成的风险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无论是众筹还是P2P网贷,交易的参与者今后不需要平台的撮合,而是点对点地完成资金的供求交配,这样就可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投资人的回报程度。也正是如此,随着区块链扩展到电商地带,像支付宝、财付通等之类的第三方平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猜你喜欢
区块交易银行
江西银行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