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以气行拳

2018-09-10 18:45张建斌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太极套路

张建斌

摘要:以气运身。这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但太多人在没有打下这个基础,就直接开始太极拳套路练习,结果难入太极之门。笔者从名家练拳经历进行分析,并结合自我练拳体验对“以气运身”进行探讨。

关键词:太极;套路;内气;行拳

大众习拳,直奔套路

年前碰到一位多年未见面的高中同学,言谈之间知道他现在也在学习太极拳,希望得到我的指点,他现在的拳师小陈是河南陈家沟人,我们试过手功夫不错的,只是没想到除了我的这个同学外,还有几位与我同期练拳的拳友也在小陈的这个培训班里,他们早先都是去过陈家沟学拳,现在跟小陈又重新学习陈式太极拳。我除了敬佩他们对太极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外,更为他们感到难过。他们练拳不缀二十几年,如今还在学习套路。其实这不是个例,有恒心有毅力但一二十年不得其要的人多着呢,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各式各派的拳架套路上,可是这样执着真的会有结果吗?难道太极拳非要这样磨炼人吗!

太极拳论曰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而太多人在没有打下这个基础,没有这个能力就直接开始学太极拳套路,加上各类太极拳培训班的误导就以为简化太极拳是入门功夫(初级班);就以为更难度的拳架套路就是太极功夫(中级班);就以为进一步学会了各派传统套路及推手就大功造成了(高级班)。其实在没有这个基础前提下谈太极拳是途劳的,如同水中捞月,缘木求魚。这也正是一二十年不得结果的原因所在。

名家待拳,神气驭身

太极拳前辈用数年时间得到太极之道。杨露禅是一个武学天才,十年三下陈家沟学拳成为太极佳话,在旧社会一个外姓人是很难得到真传的,应该说杨露禅是在偷学的情况下几年就入了太极之门,并且他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达到了别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吴全佑在旗营跟随杨露禅学习太极拳,也就几年时间学得了太极化劲;武禹襄与杨露禅同乡,38岁时向杨露禅学拳,杨不肯示真,只学大概,两年后去河南赵堡向陈清平学拳,月有余,精妙始得。此后勤加钻研,并结合王宗岳《太极拳论》比照参悟,结合实践检验实际效果,杨露禅与其试手不分上下;形意拳和八卦掌名家孙禄堂向武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学拳,也只几年时间就得太极之妙。各式太极拳创始人都只是用了几年时间,特别是武禹襄“月有余精妙始得”让人惊叹同时也让我疑惑,他们也像我们现在这样也是练拳架套路吗?如果是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我的几位拳友)苦苦练拳二十多年还是一场空呢,不是说“拳打万遍,其理自通”吗!这样算下来即使一天三趟拳,十年也会成啊,可现实是拳打了不只万遍,拳还是拳,理还是理,拳理就是不相通。武禹襄用数月的时间肯定不只是学拳架,只能是明了太极拳之理,并能用身体展示其理才称得上精妙始得。从其对太极拳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武式太极拳以气贯串,其最大特色就是他的“气”论,首先使气布满全身,并能以神驭气,用神以太极拳之理驭使气的运行,即太极拳架是在气的驭使下进行的,这样太极之精妙便在身上体现出来。很显然几位太极拳创始人在学拳之前就已经有了以神驭气的功夫,拜师只是学太极之理,而决不是学拳架套路这么简单的事情。

吴图南说练太极拳不懂得内在的气就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太极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练的是一种感觉,轻重感;沉浮感;分离感;掤胀感。汪永泉的“古钟论”就有沉稳感,王壮弘的“水性论”就有沉浮感,郝月如的“球体论”就有掤胀感,李雅轩的“大松大软”论就有虚无神明感。名家们的感受都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个人体会,以气行拳

“太极十年不出门”可是如果十年二十年都沒练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一定是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的问题,其实我先前也跟他们一样执着拳架套路,幸好遇到了武式太极拳名家翟维传师傅,见识了师傅的太极拳功夫才重新开始认识太极拳,按师傅所教练了几年后虽然没啥大成就,但也算摸到了一点太极拳的道道,也能像师傅一样用身体把太极之理表现出来,太极拳跟其他任何拳种一样,只要路子对了几年时间走上正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通过十多年练拳的经历,深深地感受到太极拳从内入手必定能进入太极殿堂。练太极拳之前身体里先得感觉有“气”存在,然后培养这个气使其充满着全身。获得气的途径很多,传统的各种气功功法都可以,太极拳架也可以获得,但一开始就用拳架太难,几乎不可能完成,我是通过静坐体会到气的,从一丝丝非常微弱的感觉慢慢变粗变长,由躯干向四肢延伸,从内向外扩散,我知道这就是太极拳所需要的“气”,然后在桩功中试着找这种感觉,再在太极拳单势中找(重点在懒扎衣母式上找),进而在太极拳套路中找,最后在推手中能有这种气的感觉,就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着。刚开始按照此要求真是寸步难行,手也举不起来,脚也移不动,但我坚信,我坚持,终于有一天做懒扎衣时手上有了静坐时一样的感觉,我悲喜而泣,意识到这一关跨过来了,从此真如前辈所说,日练日新,日新月异,像雨后的春笋一天一个变。如今我依然坚持练习撑抱桩和懒扎衣,用定步桩练武式太极拳的开合。我是参照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的练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每一次开时意念气从身上沿着假想的八根绳子向周围的八根柱子散去,合时意念气就从八根柱子返回,这样反复开合身体就有了掤胀的感觉,自然太极拳的掤劲也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把八根柱子之间的空档假想成八面无形的墙,人被八面墙包围着,开合时念头随着身体里的内气的收放从身上向墙面散去,然后从墙面上收回,这样以身体为中心有一个气圈向四周散开,撞到墙又被弹回,反复如此身体周围就有被能量场包裹着的感觉,这能量场随着身体的开合来回翻滚涌动,真是享受至极啊!

参考文献:

[1]翟维传.武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0-281.

[2]郝少如.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J].浙江东阳龙,2012.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太极套路
太极大同传艺德 七彩华文联世界
人到老年学太极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一周收了四十个快递后,我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Airbnb上的套路
新装度新季秋装套路没那么深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练太极100%安全吗?
眼下有套路
太极马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