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2018-09-10 02:08黄仕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黄仕明

摘 要:闽清县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面积推广佛手瓜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准备、适期移植、加强田管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闽清县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高海拔山区;佛手瓜;栽培技术;闽清县

Abstract: Minqing County has advantageous nature resources, where chayote is extended at a large scale and show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introduc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t high 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s in Minqing County 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 strong seedling raising, field preparation, transplanting in suitable time, 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in time.

Key words: High 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 chayote (Sechium edu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inqing County

佛手瓜因食用果实型如佛手双掌合十而得名,地方俗称香洋瓜,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由于佛手瓜根系发达,适应强,耐肥水,管理方便,产量高,病虫害少,耐储运,而且佛手瓜清脆,营养丰富,风味好,是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一道美食[1-3]。

近年来,闽清县金沙镇高山村农民充分利用土地广阔、土质疏松肥沃、水资源丰富、空气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佛手瓜种植。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镇种植面积 45.8 hm2,平均单产77.6 t·hm-2,年销售产值560多万元,其中古洋村科技示范户朱某某种植0.13 hm2,计87株,收获鲜果12550 kg,销售收入达2163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佛手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一般采用当地优良品种,留种植株田间观察和商品性评价表现出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分枝力强,连续开花坐果率高,果型整齐,果皮翠绿发亮,表面的沟较浅,果肉甜脆,单果重250~300 g,且高抗病虫等优势。

2 培育壮苗

2.1 育苗繁殖

当地佛手瓜育苗繁殖通常采用2种方式:整瓜繁殖和宿根繁殖。

(1)佛手瓜整瓜繁殖,即以整个瓜作为播种材料进行繁殖的方式。该繁殖方式是当地最基本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选好种瓜,种瓜要求无损伤、无冻害、成熟好,重量在200~300 g的中等瓜;二是催好芽,催芽时通常将选好的种瓜埋在湿沙里,沙的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5% 左右,一般用手抓起不沾手、用力握紧不渗水即可,温度控制在15~20℃。大约15 d,瓜的顶端就开裂并陆续长出稀疏根系;三是播种,一般在2月上旬将已催好芽的种瓜发芽端朝上,柄端朝下,直栽或斜栽在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用过筛火烧土和细园土各半混合土盖没种瓜,再铺上一层厚2~3 cm干净稻草,之后插拱架盖塑料薄膜成育苗保温棚。

(2)宿根繁殖,即保護佛手瓜老宿根越冬,来年萌芽成苗切割分苗带土移植。在佛手瓜收获结束后,将佛手瓜的老藤蔓平地面砍去,浇透水,覆盖肥细土5~8 cm厚,然后在离瓜根0.8~1.0 m处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来年春季萌发成苗。

2.3 苗期管理

苗床或留种宿根地保持土壤湿润,气温回升出齐苗以后,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5℃左右,遇晴天温度较高,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防止烧苗。在定植前的5~7 d,霜期(4月1日)结束后,全面揭膜炼苗待移植。

3 大田准备

3.1 大田选择

佛手瓜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开花挂果期长,产量高。因此,选择种植大田时,应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前茬非瓜类作物的田块或新开垦地。

3.2 深翻晒田

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前茬残株及四周杂草,于冬至(12月22日)前,深翻大田,耕深45 cm以上,后保持大土垛晒田冻土80~100 d,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源。

3.3 整地施肥

一般在3月中下旬,选晴天按畦宽2.8~3.0 m、畦高0.50~0.55 m、沟宽0.5~0.6 m的规格整粗畦胚,然后在畦中间挖宽40~50 cm、深30~35 cm的施肥沟,再用混合均匀的夹心肥(按每株用腐熟鸡或鸭粪便25~30 kg、45%硫酸钾复合肥0.5~0.75 kg、12%过磷酸钙1.00~1.25 kg、生石灰1.0~1.5 kg)回填到施肥沟中,后回土整成弧形种植畦。

4 适期移植

4.1 移植期

一般安排在4月上、中旬,即在苗长到4叶1心时或者第5片真叶刚刚展开时开始定植,选茎粗0.4~0.5 cm,株高12~15 cm,叶色深绿,须根多,根白色粗壮,没有病虫害且两片子叶完好无损的壮苗。

4.2 合理密植

按每667 m2种植密度45~50株进行种植。

4.3 定植技术要点

选择晴天,按株距3.5~4.0 m在畦中间开挖种植穴,穴深15~18 cm,然后将事先选好的壮苗放入穴,回土压实,使根土紧密结合,后浇足定根水。

5 加强田管

5.1 水分管理

定植至瓜蔓上架前,保持土壤湿润,此时当地多处雨季,应以开沟排水为主;进入开花结果期,根系迅速生长,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增多,此期应适当追施水肥,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生长需水;进入盛花盛果期,植株长势旺盛,叶片蒸腾量迅速加大,需水量最大,此期应以沟底保持浅水,尤其盛夏时节,最好保持沟底5~6 cm流动浅水层;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5.2 科学追肥

初花期,采用浓度为2%的稀释腐熟人粪尿液追肥2~3次,株用量2.5~3.0 kg,进入盛果期,用45%硫酸钾复合肥兑水浇施,浓度掌握在2%~3%,株用量5 kg左右,一般进行6~8次。

5.3 中耕除草

苗期以不伤根浅中耕1~2次,中后期及时清除畦面杂草,可用75%克无踪1000倍液喷雾除草1次。

5.4 搭架引蔓

当幼苗长40 cm高时,可用木桩或竹桩在瓜田四周和沟中间立柱搭架,架高控制在1.6~1.8 m,然后在架面铺设竹竿间隔30~35 cm,注意柱架一定要搭牢固搭实,以防塌架倒棚,搭好架后,每株用1根竹竿引蔓,让佛手瓜的茎蔓依靠卷须攀爬上架。

5.5 剪枝摘叶

当苗高50~70 cm时摘心,诱发侧芽,留3条瓜蔓培养成主蔓, 其余侧芽全部抹除,上架后视长势留枝引蔓,生长旺盛期,及时删减掉过密的弱枝、病虫为害枝、机械伤枝以及老叶、黄叶,利于通风透光,减少遮阴消耗养分,并使养分集中供给结瓜所需,同时提高食用佛手瓜的商品性。

5.6 留瓜理瓜

上架前去除全部花芽和个别果,以培育壮蔓,上架后管理视植株生长状况,主要摘除畸形瓜和病虫为害瓜,并将壮瓜理顺理好,让其自然下垂架下,促进自然生长。

5.7 病蟲防治

高山种植佛手瓜,发生病虫害较少。当地偶有发生病害霜霉病、白粉病和虫害瓜实蝇、蚜虫、白粉虱等。可用68%金霉多米尔水分散粒剂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62.25%锁病(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2.5%金甲维盐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瓜实蝇;用2%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

6 适时采收

佛手瓜一般在谢花后20~25 d成熟,当果实充分发育、果皮变成油绿发亮时,即可采收。掌握前期间隔2~3 d采收1次,盛果期1 d采收1次,采收时尽量做到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影响商品价值。

参考文献:

[1]潭捷.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7(3):37-38.

[2]林大栓.佛手瓜新品种“福佑”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5):30-31.

[3]吴光明.“福佑”佛手瓜不同定植期对比试验[J].农学学报,2014(1):64-66.

(责任编辑:林玲娜)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