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8-09-12 10:17魏华李小东薛美贵
科技视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信息技术

魏华 李小东 薛美贵

【摘 要】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图文信息处理》课程为例,创新实践了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课堂;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3-01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3.072

【Abstract】The mix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the course of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novates and practi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obiliz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has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Key words】the mixed classroom 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0 引言

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教育已经深入传统教育领域,高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微课、慕课、雨课堂、云课堂等知识传播途径越来越受高职学生青睐,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革。《图文信息处理》课程是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课程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图文信息处理的方法,得到符合客户要求、并符合印刷要求的电子文档,从而通过印刷机批量复制出来。混合式课堂是指面授课堂和网上课堂的融合[1-2]。将互联网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进行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固有形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混合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和监控的主导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3]。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由国外传入国内后,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并且发展迅速。由于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现代信息化技术,打破了高职院校课堂的旧有形态,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线上技能提升环节,将线上和线下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改进了面对面教学的不足,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力,使国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广大高职院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后来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等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4]。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应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知识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传统课堂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搬运”着课堂,在线教育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不愿意墨守陈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不被学生“选择”的课堂势必会被淘汰,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个性化、创造性等特点,在解决高职院校课堂出勤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玩手机,在学生多是“低头族”的课堂现状下,将课程信息推送至学生手机,借助于手机搭起师生对话的桥梁,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无疑是混合式课堂教学的绝妙之处。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出路,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比如:需要安排好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比例,才能实现最佳的互动效果;需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才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而非發红包、签到、群聊等冗余信息;还有如何评价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等等。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革新结合的产物,如何巧妙利用新技术,合理构建新课堂,让新技术最大效率助力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才是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2 《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图文信息处理》课程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乐学在线平台在建的一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在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了《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开发课程资源,建立线上、线下、教师、学生间的沟通互动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2.1 改革课程内容,针对混合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开发课程资源

重新解构《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混合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开发视频、PPT、习题等课程资源,使线上线下各学习环节有机结合,做到目标明确,设计创新。

2.2 教学过程改革

(1)课前线上活动

教师活动:课前推送《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预习材料(包含视频、习题和语音讲解)到学生微信,教师能看到每位学生的预习数据,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程讲解内容。

学生活动:登录线上教学平台,阅读项目预习资料,观看知识点讲解、PPT演示文稿和基本操作讲解视频,根据项目预习资料的内容进行话题讨论,项目实操的练习等。学生有看不懂的内容可以进行标记,提醒教师课上进行重点讲解。

(2)课中线下线上活动

教师活动:每次上课开启线上签到活动,检查学生出勤率。线上签到快捷方便,与传统的现场点名签到方式相比,较少占用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时间。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将幻灯片逐页发送到学生微信,使学生上课不再忙于抄写、拍照。教师设置随堂限时抢答环节,让学生回答课堂的提问或让学生进行《图文信息处理》项目实操的演示,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项目实操演示无误,直接进行线上加分或发红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弹幕式讨论功能,方便学生并行讨论,如果没有听懂,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及时反馈给教师。

学生活动:学生线上签到完成后,直接用手机观看教师上课的幻灯片或视频,积极参与教师发起的线上问题抢答和弹幕讨论,对于不懂的知识点或幻灯片进行标记,教师看到学生的反馈后会再次进行讲解。

(3)课后线上活动

教师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课后向学生推送《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作业题并收集学生的答题数据。在线上设计“技能提升”的环节,教师上传学生自学的《图文信息处理》课程资料或实操项目,方便学生自学进行技能的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在线下载教师推送的作业题,完成作业并上传。对《图文信息处理》课程感兴趣并且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和技能。

2.3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比较简单,一般只包含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而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评价。在《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化教学环境,合理设计本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实施做中学,而非教中学。教师通过乐学在线教学平台实时监控和管理学生活动,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将作业权重、课堂互动、签到、课程视频权重、访问数权重、讨论权重、考试权重、奖励权重等纳入到课程评价里面,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图文信息处理》课程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没有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每次讲授《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知识或技能时,都不太了解学生的基础及对现有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能够做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教学内容。而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通过课后线上预习的环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知道对于学生来说哪些内容有难度,需要重点讲解。另外,课后线上设计的技能提升环节,方便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動性。总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Voos R.Blended Learning:What is It and Where Might It Take Us [J].Sloan-C View,2003(1):2-5.

[2]王翠萍.混合教学模式在Word图文混排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7(11):174.

[3]陆姗姗,赵玉荣,何立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33):71-72.

[4]谌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4):41-44.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慕课与英美小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