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走上文学之路的贵人

2018-09-13 02:18
北广人物 2018年35期
关键词:政治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

王彦夫与妻子合影

我生命中除了养育我的父母,不同阶段都遇到了许多贵人,王彦夫科长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1980年 11月,19岁的我选择了军旅,成为兰州军区某部三机连一名炮兵战士。业余时间,我喜欢舞文弄墨写点东西。

一次,我发现军马饲养员用饲料换豆腐“改善生活”,我就结合这一现象撰写了一篇“读者来信”寄给了《解放军报》,目的是让其他单位引以为戒。没有想到的是,1984年1月19日《解放军报》“军营内外”栏目全文刊登了,后面编辑还加了编者按。这篇稿件引起了团、师政治部门的重视,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王彦夫知道后充分肯定了这篇稿件的指导性。

那一段时间,我先后在《宁夏日报》《人民军队》报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类媒体刊登稿件数十篇。也是那一段时间,因为新闻写作,我结识了王彦夫。新闻干事出身的王彦夫看我有写作方面的基础,便给我提供了《新闻与成才》《简明新闻学》等业务书籍,并嘱咐我写作不能光凭热情,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打下文字基础。1984年初,,我们部队轮换到兰州军区西湖农场开展军农生产任务一年,作为四班班长的我带领战士们种麦子、插稻子,工作十分繁重,写作的事自然放在旁边了。王彦夫科长知道后鼓励我见缝插针,就这样我结合本职工作继续撰写有关稿件。一次,王彦夫科长利用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的机会和我见了面,深入浅出、推心置腹给我“手把手”传授新闻知识。科长是甘肃陇南人,我是甘肃平凉人,亲不亲故乡人。他看着我晒得黝黑的手和脸庞,当即给陪同的领导打招呼,希冀借我到师政治部宣传科帮助搞报道,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采写稿件。很快,在借调我期间,师部接到了参加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读书演讲的通知,政治部组织了写作班子,王彦夫科长指定方怀南干事和我配合,经过大量查阅资料和夜以继日的努力,《大兵,在当代姑娘的心目中》的演讲稿完成了,指派师广播员是珠丽去北京参加演讲,由于演讲稿切中时弊,演讲深入浅出,一举获得了全军读书演讲一等奖,《解放军报》全文进行了刊登,十多家媒体对获奖进行了报道。年底表彰奖励时,王彦夫科长却默默的躲到了幕后。

王科长的人品深深的感染了我,也深深影响了我。之后,《中国青年报》《中华儿女》等媒体举办“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师政治部直属队志愿兵夏元再获金质奖章。科长又挂帅,组织科副科长郝书长和我配合撰写材料和报道,科长应该作为第一作者,但他修改稿件时却把他自己的名字删掉了。记得当时安排我到兰州军区送稿,科长很严肃,再三叮嘱我稿件自己不能动一个字,而且几乎是命令式的,最后稿件在《人民军队》报刊登后署名只有郝书长和我。

到了年底,我们部队完成军农生产任务要返回平吉堡驻地,师政治部宣传科没有战士报道员编制,于是我的去向就成了问题。为此,王彦夫科长拿起电话给时任兰州军区西湖农场政委周忠有,向他推荐我。就这样,我便打起背包去西湖农场政治处报到。这期间,《宁夏日报》在银川举办“部队、民兵报道骨干培训班”,王彦夫科长又积极推荐我去参加并给我安排报销了学费。

花儿感恩绿叶的衬托,云儿感恩天空的呵护。可以说,在后来的岁月里,我的事业发展的每一步,几乎都离不开王彦夫的扶持和鼓励。回想当年,从一名贺兰山深处的战士报道员成长为一名部队的新闻骨干,从一名从军26年的军官转到北京市市级机关的新闻工作者,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饮水思源,我忘不了培养我的人民军队,更加忘不了精心培育我的老科长。

猜你喜欢
政治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解放军报》评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
人民军队忠于党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策划人语 军号嘹亮——《解放军报》创刊60周年专题
捍卫英雄,捍卫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红军时期的前方与后方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