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未来国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2018-09-13 11:05游思淳
考试周刊 2018年65期

摘 要:本论文旨在分析新技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对现行教育的影响,根据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教育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的走向。

关键词:MOOC;CAT;工程翻译

一、 引言

微課、SPOC、MOOC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时空对教育的各种限制,这又势必会改变目前教育的存在形态。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虚拟教室(HBX Live)、“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又引发了学者们对教育发展趋势的积极思考。如今技术进步加速,知识半衰期在不断缩短,这又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论指导整个教育界的教育行为。

二、 理论探索

汤敏在《慕课革命》中认为因为现在的变化实在太快了,以后招聘人时可能会指定修读了哪些学校的哪些MOOC课程应聘者才有资格,而不是只看你从哪个学校毕业,这次技术进步将给教育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乔治·西蒙斯的《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给未来教育的存在形式搭建了基本的框架:1. 学习与工作不再分离,学习是一个终生持续的过程,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当前知识的掌握更重要。2. 正规教育不再构成人们学习的唯一主体,非正规学习将成为人们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 了解从哪里找到所需的知识变得更重要,人们对找寻所需知识的能力看得比已有知识的掌握更重要。4. 学习工具的使用会塑造人们的思维模式。5. 看出不同领域各个节点之间联系的能力至关重要。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

三、 各种实践探索

(一) 宏观层面的剧变尝试

宏观层面的变化是指新技术对现有教育体系颠覆性的改变。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s at KGI)全新的“沉浸式全球化体验”(Global Immersion)流动教与学的方式是一种较可行的旨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桎梏的尝试。Minerva大学利用最先进的互动式学习平台,感受沉浸式的全球化体验,实现真正无地域限制、无年龄歧视的招生现在看来是比较契合乔治·西蒙斯所描述的未来教育1、2、4条。他们的师生上课时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大家在网络课堂上见面,多数学生每年到世界上一个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并努力融入当地的文化。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真正全球视野的人才。

VIPKID通过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现在雇佣3万美国小学老师,年收入50亿。估计2018年底会雇佣10万美国人,成为雇佣美国人最多的中国公司。这种具有全球视野的把各种元素重组的尝试者往往是旧的存在方式的终结者。

(二) 中观层面的被动艰难嬗变

中观层面指的是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MOOC的颠覆性效果让人来不及多想。MOOC将提供几何增量的教育最终产品,这也会部分解决市场上某些人才暂时缺失的问题。例如信息时代,CAT、RMT、SMT、NMT、PE技术、本地化技术影响着外语教学。外语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可能是:教学、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学翻译、专门用途翻译(法律、计算机、会计、金融、石油、化工、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冶金等等)。要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教学、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学翻译等传统工作,目前的毕业生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但要完成专门用途翻译,现行的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在专门用途翻译量剧增的今天,相关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

现行的课程设置有使专门用途翻译人才缺口变得越来越大的趋势。首先是很多学生不会各种CAT工具。有些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SDLTrados、MemoQ、Alchemy等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多数学生用不好术语管理工具(如SDL MultiTerm、crossTerm、TermStar等)和对齐工具(如Trados WinAlign、ABBYY Alignerdeng等);很少学生用过本地化工具(如SDL Passolo、Alchemy Catalyst等)。其次学生多数不会用语料库分析工具检索、分析语料库。再其次绝大多数学生不知用Python、Perl语言批处理文档等技巧对翻译工作有多么重要。当下如果外语专业学生不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的使用技巧,不会检索语料库,不会相关的编程,其就业竞争力会大打折扣。

要说CAT软件的使用技巧、检索语料库及相关的编程还可以通过持续学习来弥补,那么知识结构框架的失衡问题在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不太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外语专业比较集中反映在无法提供合格的专门用途翻译人才,尤其是这些年较热的MTI进入各行业后多半处境艰难。

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雇佣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这种现象持续的足够长,就很有可能使原来的人才供需系统发生震荡或崩溃。直接雇佣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当翻译是一种在控制论中被称为自繁殖的现象。自繁殖的发生揭示了一个趋势——外语专业的学生不见得就能胜任工程翻译的工作。接下去翻译公司会把招聘的重点放在外语好的各专业的学生而不是首先考虑外语专业学生。

课程体系的调整因受多方利益的牵扯进展比较缓慢,落后于现实的需要。目前只有广外等学校开设了法律英语、会展英语若干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北京语言大学教学生用Python、Perl编程处理翻译中的问题,这些均可视为课程设置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改革范围太窄,步子太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实际上翻译工程机械的毕业生,若学生在校学了画法几何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电子、电工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双语课程,他们就有能力完成细分的好几个关于机械的工程翻译任务。相应的翻译石油化工方向的学生则需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等双语课程。

目前课程设置结构性的失衡会使毕业生的处境愈发艰难,而企业同时又苦于找不到可用的翻译之才。

MOOC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这本可以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利器。但现实的发展令人失望,非外语专业和翻译岗位之间形成的自繁殖还在继续。

(三) 微观层面的自然改变

微观层面是指原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所涉及的方面。

1. 教学的呈现形式日趋多样化

Prezi和Focusky不是像传统的Powerpoint那样单线条时序呈现,而是打破常规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系统性与结构性一体化的演示方式。平移、旋转和3D镜头缩放等特效可以轻松实现,这会给学生带来强烈觉冲击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现在越来越多教师用Prezi和Focusky而不是PPT,或是把MOOC剪辑后和其他教学素材一起编辑成MOOCITT替代原来的PPT。

教师呈现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打包原则、时间临近原则、空间临近原则等各种原则,教师可根据需要或单线条时序呈现或多线条演示,如果要时空临近就可做到临近,要时空的不临近亦可轻易做到。各种教学元素的组合和拆分变得异常灵活,故绝大多数教师愿意用,学生也喜闻乐见。

2. 泛在学习(U-learning)无处不在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数字学习(E-learnig)的延伸,尤其是借助移动学习(M-learning)才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泛在。泛在学习就是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使用可触及的工具进行学习,用英文表述就是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外语方面,现在对练习听说和记单词有很大帮助的App很多。许多学生借助百词斩、乐词来背单词,用可可英语、普特英语练听力,用英语流利说和英语趣配音练习配音,用找老外、老外趣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老外聊天。有了这些App,泛在学习的持续性、可获取性、及时性、交互性、主动性的特点愈加明显。

3. 课堂互动越来越方便有效

过去教师发现互动是比较难操作的一个环节,现在有了App,课堂的互动也容易了许多。国内五种常见的课堂互动工具——雨课堂、微助教、A+课堂派、UMU和班级优化大师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注:国内这方面的App是处在国际领先的地位)。这些App多半支持签到管理、班级公告、课堂抢答、课程讨论,有弹幕互动功能,可在线考试、多元化的云端题库方便教师布置作业,软件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习题结果及时反馈功能帮助教师尽量做到对学生的评估客观全面,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可以实现,拍照上墙、游戏、抽奖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的App还可以为每一位学生设定了专属的卡通角色,配合游戏化的呈现效果和规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学习效率。

4. 新技术使理解速度更快,记忆更牢

在课堂上,现在电子白板+平台+电子书包可以把前文所述的所有App功能集于一体,并且或可以不断升级或进行组件的增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版本和组件。

3D技术、VR/AR技术所创造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使学生有一种在自然环境中体验的感觉。以外语教学为例,英途虚拟现实智慧教室就是这样一种有身临其境感的有利于语言内化的新利器。微观层面这些新技术被人接受是因为教学效果好显而易见且不牵涉到谁丢掉饭碗的问题,中观层面的问题许多人看得清清楚楚,但还是不容易动,因为一动就关系个人利益的分配。

微观层面这些新技术教学设计的可选项增多,其实这是网络中的节点增多,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通性增加,最后导致可选项增加所致。而这种增加从认知负荷视角来看是大大增加了关联认知负荷,而没有增加外在认知负荷。结果知识学得快,掌握得牢。

四、 未来国内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一) 微观层面将快速迅猛地随科技新产品的出现而改变

台湾大学概率论的授课教师叶丙成的游戏PaGamO,“我的世界”推出的量子力学游戏qCraft、儿童物理游戏LittleBits、编程游戏Scratch率先打破了游戏和学习的对立关系,给我们展现了游戏用于教学的广阔前景。

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多年来被认为教育禁区的游戏将会强力地助推教育水平的提高,嘰里呱啦、迪士尼故事英语学习、TutorABC使学生在玩耍的状态下学会语言。

虚拟教室(HBX Live)、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课堂和电子书包这些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计算机管理教学CMI(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将变得越来越普及。

(二) 中观层面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集中资源打造一大批针对上文所述问题的MOOC双语专业课,如计算机、生命科学、化工、法律和经济等方面,供学生选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翻译人才种类单一的问题,还可以满足学生涉猎几个专业个性化的需求。在M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译后编辑(Post-editing)会越来越重要,一个译员熟悉几个专业会很有必要,MOOC的出现为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提供了解决方案。

由于人工智能的冲击,原来很热的专业(如会计、法律和医生诊断)可能会慢慢趋冷,规则复杂但是良构的,其工作很容易被记忆超群、永不疲劳的计算机替代。如今分析哪些专业会将受到新技术较大影响等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慢慢多了起来。了解从哪里找到所需的知识变得更重要,而看出不同领域各个节点之间联系的能力至关重要。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翻译与本地化工程等课程在超星学术视频、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华文慕课、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等平台上可以方便地注册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无法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这类平台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获取、加工、存贮、传播等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使信息能传得更快、更远;而且不但能传送文字和语音信息,还能传送图像、视频的信息,移动学习使学习泛在化。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双重挤压下,中观层面的转变是必然的,课程的组合会越来越灵活,因为不转变毕业生就很难生存。

(三) 宏观层面

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和国内著名的MOOC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云课堂等将给现在的教育格局带来强烈的冲击,密涅瓦大学等新型大学会不断涌现。

MOOC明星教师辅以大量普通辅导教师的搭配有可能会成为主流。微课、SPOC、MOOC、Flipped Classroom、Blended Learning、虚拟教室(HBX Live)和虚拟现实设备会重构现行的学校存在方式。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游思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