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尝试

2018-09-17 05:32韩春莅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方式的趋向越来越迫切。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是人们迫切需要完善的问题。数学作为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初中阶段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导致学习基础较弱的部分学生产生抵抗心理,影响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针对这个问题,教育教学工作者纷纷积极寻找相应的教育改革,从而诞生了分层教学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本身的智商和能力欠缺,而是未得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条件导致的。”教学阶段,每一位学生的基础都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各个阶层学生的需求,改善当前教育的不足。如何才能合理地做到分层教学,以下文章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来做一下阐述。

一、 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层

在学期初,教师应当花更多的功夫去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能力发育的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划分等级,可分为四类:A类为基础知识扎实且學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B类为基础知识扎实但学习能力较为一般的学生群体,C类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D类是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都较为一般的学生群体。

在课堂数学教学时,可以把这四类学生划分为同一组,每组中含有每个层级的一人,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帮助、交流、竞赛的方式进行互补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员的成长。这种分组的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半个学期变化一次,因为这段时间内C和D层的学生群体都逐渐地减少,A和B层的学生群体不断扩大。

二、 以问题为主,进行合理的分层备课

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这么说过教师的职责:“教师的任务是采用合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水平提高。”在分层教学中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这也是最难完成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宗旨“起步低,坡度缓,多层次”的教师模式,促进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尽量让A层学生进行思考回答,B和C层主要回答一些适中的问题,D层学生主要优先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同时对于同学的精彩回答应给予掌声表扬鼓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教师也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在A层学生教学时主要通过“开放”的形式教学,发散这类学生的思维,促进这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提升;对于B类学生要给有一定探求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C类的学生,要结合课文知识给予创新性的问题,让这类学生及时巩固好教学知识,对于D类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多的照顾,对于新颖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问题解析,提升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每个小组成员之间也能进行教学,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对其他人进行辅导,不仅巩固了教学者的技能知识,还能使得被教学者更好的理解知识。比如:在初中不等式教学中,对于 3(x-2)≥6(x+5)+3这类具有多层次的变式提需要给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好的A层学生完成,对于B和C层的问题可以设计成3(x-1)+3≥6,对于D层的学生可以将问题设计成2(1+1)≥0,当然我们教师也要鼓励D层级的学生向B层级的学生逐渐靠拢,B、C层级的学生向A层级学生逐渐靠拢,形成一种竞争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 根据各个层级,制定不同的巩固练习

知识教学之后要做好巩固学习,才能将知识全面地掌握熟练,成为自己的技能。在巩固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问题时,要从易到难逐渐提升,加强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巩固,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练习巩固时,可以如下设计,(1)x+3=5;(2)3(x+3)=12;(3)2(x+1.5)-6=10;(4)3-(6x+1)3=6x-12;(5)6-(0.2x-0.7)0.8=0.01x+0.050.78。

这种练习巩固设计,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层级的学生的积极性。

四、 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方式,在分层评价时需要注意对每一层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去鼓励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分层评价中,对于D层阶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多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对于C层阶级的学生则需要注重他们的基础学习,以及知识构架的建立进行合理评价,多表扬这类学生的踏实学习表现;对于B层阶级的学生则要注重他们的发散学习思维表现,积极鼓励这类学生进行学习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系统化构建学习构架;对于A层阶级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竞争性,通过在激烈的竞争中超越自我。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各个阶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所以,教师的备课、教学和联系巩固阶段都需要以“学生学习”为主,采取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和巩固。

参考文献:

[1]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77-78.

[2]陈茂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139.

作者简介:

韩春莅,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