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改革途径研究

2018-09-18 10:05苏小斌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机械制造改革

摘要:生产实习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通过实习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就业之前熟悉机械制造生产的模式,提高其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但是从目前来看,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急需进行改革。本文从问题出发,对生产实习的改革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机械制造;生产实习;改革

一、 引言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以及科技的井喷式发展,目前中国的各个行业都进行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机械制造就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行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新式机械,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必须要加强对生产实习的改革。

二、 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问题研究

(一) 实习单位少

实习单位少的问题来源于多方面,首先是大环境的影响,前些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有一大批出口型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回升,但是经济状况还是较差。其次是机械制造业的工作以生产为主,需要的专业水平较高,如果由学生进行操作很容易发生事故,再加上学校本身与企业的联系较弱,导致了实习单位少的问题。

(二) 师资力量弱

目前我国的教育行业发展迅速,这种发展导致了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许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并没有相应的教学经历和实习经历。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是指导能力不足,当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时不能及时指正。二是组织能力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不能管理好学生的纪律问题。三是师生比例不平衡,一些教师往往要多次带领生产实习。

(三) 实习时间短

一般来说,机械制造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到四周,机械制造专业对于操作人员熟练度的要求很高,许多学生刚适应了生产工作,实习就已经结束。实习时间短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生产实习的准备经费较少,学生在适应工作岗位的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工作效率,企业也不愿意实习的时间过长。

(四) 实习效率低

实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并没有做好实习的准备,一般来说实习工作会安排在学生将要毕业的一段时间。该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找工作和升学的阶段,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实习,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之中,这些导致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融入生产环境之中,实习效率低下。

三、 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改革途径

(一) 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1. 实习基地建设。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生产实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合适的实习基地,但鉴于当前社会中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学校与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为企业输送人才,营造良好的关系。其次是建设校办工厂,由学校出资修建工厂,接受本学校的实习活动。

2. 实习组织形式。由于经费以及教师资源等问题,在进行大规模生产实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企业不愿意接受状况。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地改变实习组织形式,以三到五人为一组,根据兴趣以及特长选择实习单位与工作。这一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实习时间和方式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3. 实习经费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中,学生要负担大量的费用,包括路费、住宿费还有伙食费等,因此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实习单位的选择中,应该尽量选取本地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人才以及技术,换取一部分的企业实习补助。

(二) 生产实习内容改革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新式机械,学生学习的内容增多了,实习的范围也变广了很多,因此也需要对生产实习内容进行改革。

1. 加强理论与实际结合。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项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都要求很高的专业。因此在实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操作的方法,对学生的每一项操作进行理论化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氛围之中。同时理论与实际结合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减少误操作发生的数量,降低对工厂正常生产活动的影响。

2. 提高实习内容针对性。我们应根据学生参与实习活动的工作项目不同预先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实习内容的针对性。现学校机械专业都有配套的小型操作设备,实习前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来加深学生对该项工作的直观认识。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自然不需多说,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现代化机械的制造,我们应该对该项机械进行细致的剖析讲解,让学生在实习前对其性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实习的效率。

(三) 生产实习制度改革

1. 指导教师的配备。一般来说,十人以上的大中型实习团队应该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实习,选用的教师最好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对于一些三到五人的小型实习团队,可以由学校中的研究生或者指导员进行指导,只要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即可。

2. 进行综合式考评。对实习效果的评定不再是以最终结果为标准,而是由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统计,结合实习成果来进行实习评分。评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心理素质、技能考核、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同时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实习的评分过程中来,从而保证评分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四、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发生了变革,而机械制造专业作为一项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生产实习工作作为学生在迈出校园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它的改革途径需要从模式、内容还有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方能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无疾,赵武,张明.新形势下的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9).

[2]汪建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6).

[3]甘勇,韋荔甫,张应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02).

[4]张明,赵波.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03).

作者简介:

苏小斌,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经贸学校。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机械制造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