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18 10:05吴景忠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启发式教学数学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小学生的教学目标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整改,同时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下,我国的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及时摒弃传统的师生授受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此情况下,多数教师纷纷响应号召,但是由于其对启发式教学手段的不理解,使得教学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分析运用

受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教师已经开始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该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并合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问能力,并提升创设教学情境的水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降低教学难度。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并且没有成熟的思维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会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二、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启发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使用师生授受的教学手段。所谓师生授受就是指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讲台下记录笔记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质上来讲,属于单向知识传授,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会过多地重视自身的教学地位,忽视学生的想法以及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察觉不到自身被重视,就会产生懈怠心理,进而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会对学生使用填鸭式教学法,将知识一股脑儿地塞进学生脑中,不在乎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以上两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但是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也无法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应该摆正自身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重视学生地位,将自己放置于辅助地位,进而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举例说明,当教师在讲授乘除运算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背会九九乘法表,因为这是进行乘除运算的基础知识。当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表格中的知识点,确定学生掌握熟练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一个计算题“2*8=?”经过背诵表格之后,学生们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结果“16”,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写下下一道计算题“12*8=?”,由于小学生此时没有学习过多位数相乘的知识,所以会觉得有难度,甚至会有学生直接放弃。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用“2×8”的思路解决这一问题,当学生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深入“112×8”,这样不仅能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三位数乘除的运算技巧。

(二)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准确性以及针对性

对于启发式教学模式来说,如何提升教师教学的准确性以及针对性是该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内容。根据调查显示,当今我国多数教师都没有给予这个问题应有的重视,甚至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而开展启发式教学。所以,倘若教师想要有效率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意图,跟上教师的思路,进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圆形的面积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先降低教学难度,从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知识入手。举例说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吗?”由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给出正确答案,随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表扬,然后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你们知道长方形的宽度与圆形的直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由于之前回答了正确的答案,并受到教师的鼓励,此时学生们会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并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上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以及创新性

当代小学生与传统的小学生不同,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活跃性以及好奇心,同时也具有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倘若教师对其实施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其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进而对其实施教学。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地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发现学生间的不同,以及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然后对其实施教学。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几何图形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先詢问学生他们的喜好以及兴趣,此时就会有部分学生回答说,喜欢做游戏。那么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喜好设计教学方案。但是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比如教师可以事先使用硬纸板制作若干几何图形,然后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图形拿出来,并询问学生他们的特点,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将图形随机分发给学生,然后要求其以自己手中的图形为依据,在教师中寻找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物品,用时最短且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

上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大胆地进行创新,切忌被传统教学模式所禁锢,进而无法活跃课堂氛围,也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四)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精准点拨

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不仅具有一定的思维性以及活跃性,同时其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传授与旧知识巩固,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质量。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切忌想要快速提升学生的能力而对其过多地开展拓展教学。在启发式教学中,提问教学一般来说是教师们最喜欢使用的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减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各项思维。但是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实施该种教学模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提问方式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考意识。

举例说明,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小数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有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的小数,但是有的分数却也能够化成无限制的小数,那么决定其形态的关键因素是分子还是分母呢?”随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使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但是,此时的小学生没有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对于该问题会产生无处下手的状态,此时教师便可以加以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写出几个分数,其中有的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当学生观察完成后,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分解质因数,看看能不能解决老师的问题呀?”

上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同时由于教师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学生自行分析,也能够间接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成为各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借助启发式教学的帮助,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数学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霞.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J].学生之友,2014,06(11):23-24.

[2]马佳丽.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启发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J].旅游纵览,2016,06(45):85-86.

[3]董春香.刍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手段[J].小学教学,206,09(7):15-16.

[4]金辉煌.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J].教学园地,2011,01(13):41-42.

[5]何云义.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數学之光,2015,08(17):84-85.

[6]董佳佳.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班主任手册,2016,06(08):71-72.

作者简介:

吴景忠,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高崎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启发式教学数学教学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