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行动研究

2018-09-18 10:05王巧明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问题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行为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参照,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行动进行研究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人特质、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学生英语科目的学习和掌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的现实下,我们更应当积极探究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行为。因此本文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解决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学生行为;问题;对策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国家教育体制“立德树人”的要求下,要求教师应当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活动的行为研究当中去,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又应当如何积极地去面对并寻求解决方案呢?下文给出了具体的阐述。

二、 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育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

初中作为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许多英语知识点都是停留在简单的和浅层次的内容上,如对于英语单词的机械式记忆、各种语法的学习和掌握以及一些课文的简单背诵,由于学生的学科基础局限,在教学中很难将更深层次的、具有人文性和趣味性的英语内容展开论述,这就使得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体会不到英语的语言美感也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而这表现在英语课堂上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他们在英语的学习上往往都是被老师“牵着走”,不会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和进行学科知识的探索。这种学习行为在降低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符合教师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二) 学生学习英语的实践运用行为有待加强

现阶段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是以应试为目的,对于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而初中英语考试在设置上又存在缺乏语言运用、进行口语测试等相关内容的固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日常英语口语的运用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一些与所学内容的相关英语口语话题讨论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也是采取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的态度,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是掌握了一门“哑巴英语”,逐渐沦为英语“考试机器”,未能将英语学习落到实处,不利于其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 规范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活动的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针对初中英语课堂的行为表现,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在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总结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对于现行教育体制而言,要想逐步推进改进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应当做的就是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英语口语教学内容融入其中。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2“Keeping Healthy”进行单元教学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熟悉和掌握本单元重要单词和词汇。例如coffee,candy,fruit和as possible等,以及各种英語表达,例如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How are you feeling?等句型表达,带领学生们熟悉本单元三个主题性话题:“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week.”、“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Must we do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的同时,还应当以口语训练为主,可以将学生以2至4人一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运用本单元所学以及联系之前所学的英语知识自由展开对话,对话内容以本单元主题“Keeping Healthy”为主,但不局限于此,要求学生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一场日常的对话交流;另外,还可以要求以学生分组的方式展开一场英语口语表达的小组竞赛,从知识运用、口语发音以及组员配合等多个方面评出优胜者。此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导他们真正将英语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 情景化教学,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真正融入英语学科的训练和学习中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喜欢上英语学习,体会到用英语交流的价值和意义,而通过情景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4“Our World”中的Topic 1“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进行主题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应当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各种词汇、句型和语法等基本理论知识、空出一定的课堂时间供学生们进行主题相关的口语交流和讨论,还可以针对这种具有开放性的特色将其化为一堂具有辩论主题特色的方式进行一些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何根据其在英语课上的具体表现找到真正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可行性教学实践,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这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力量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更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陆晓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陶菁.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7.

[3]王小凤.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

作者简介:

王巧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英语问题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