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驱动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2018-09-18 10:05王晓强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应用

摘要:化学是一门结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特性,其理论性、逻辑性以及抽象性较强,知识体系复杂多样,且大多数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在全面实施改课改教学体系下,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重点。本文就如何问题驱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施展开研究,已制定相关措施,提升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和水平。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叶先生指出:“问题是一切学科的起源,教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问题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不同,它是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规划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问题”来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提升化学能力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一、 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加强学生对化学感知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实践活动设计者,在教学中,要适当地为学生创设“化学问题”,指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化学知识。常言道:“自己解决问题而获得的知识才是记忆最深刻的”,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增添一些“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写出所做实验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这种“问题”探究活动的实施,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知力。在化学学习中,教师除了要讲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外,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教师要抓紧这一时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此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化学学习同等重要,而独立思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靠于日常的锻炼,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食物的营养》讲解中,我使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鸡蛋,大家都知道鸡蛋有营养,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却很少知道蛋白质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在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由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如下:首先取两支干净的试管a、b,试管a加入3 mL饱和硫酸铵溶液,b中加入 3 mL的蒸馏水,分别加入5滴蛋清原液,振荡5分钟,观察试管;随后在b中加入3 mL饱和硫酸铵溶液,实验过程同上。在仔细观察中,发现试管a中出现了许多白色絮状物质,而试管b中无明显变化。然后我问同学:出现白絮状物质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说:“高浓度的酸铵溶液会导致蛋白质发生溶解反应。”

二、 从错误出发,指引学生思考

由于初中生对化学的认知程度有限,在学习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合理处理學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而帮助学生制定解决方案,妥善处理学生的化学错误,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帮助学生减少“错误”出现的概率,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在“常见的金属”学习中,由于学生对“合金”的了解不够深入,学生们普遍认为“合金”就是单纯的“金”,对于“铁”和“碳”也能构成合金有些不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合金”,在教学中,我举了许多生活实例,如常见的由铜锡结合的青铜合金,由铁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钢”等等,这些都是由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合金”。再如,我们常说的“银粉”,从字面上了解,银粉就是“银子的粉状物”,但银粉与银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由“铅粉与铝粉混合而成”,与真实的银没有任何关系。这种以学生制造的错误为教学的出发点,挖掘学生制造错误的原因,对于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指导学生认识“合金”概念的基础上,也为学生渗入了更高层次的化学知识。学生们在错误中不仅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其境界也得到了提升。这种从学生思想误区出发的问题教学法,有效驱动了学生学习的力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通时在这种活跃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教学的动力也明显提高了。

三、 借助生活驱动情景建设,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驱动教学就是在教学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主线,全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驱动学生在新教育体系下,得到显著的进步,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认清驱动教学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与主要作用,合理引用驱动教学方法。将驱动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设具有生活特色的驱动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例如,在《化学的魅力》这一章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是什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学习化学的意义是什么?化学有什么样的魅力?我设计了一个驱动化的生活情境:首先让学生说出“蒸馒头那个环节最重要?这一环节对馒头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们都发挥着自己的大脑,有同学说:面与水的比例,若不协调口感、发酵,发酵不好,影响馒头的色泽和口感。继而,我又问学生:发酵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个学生说:“发酵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使面变得更软。”此时,我对学生投以了肯定的目光,并为学生讲解了“发酵的化学反应”,通过这种生活情景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普遍高涨,对化学知识的料也更加的透彻。

四、 结论

在新教学体系变革下,化学在初中教学阶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教师的任务依然重大。问题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分析化学教学的基础上而创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驱动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闵林凤.打造驱动课堂,创造化学课堂新活力[J].考试周刊,2017(41):166.

[2]董建国.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10):59-60.

[3]黄玲.浅议如何将“问题驱动教学法”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中[J].文理导航(中旬),2016(03):65-66.

[4]李文云.浅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提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Z4):71-72.

作者简介:

王晓强,江苏省镇江市,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