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渗透校园美育浅探

2018-09-18 10:05范爱萍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小学美术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各学科教育中,除了传授学科知识之外,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美育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绘画、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利于其审美水平与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育;策略;研究

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好事物,培养其审美与鉴赏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全面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健康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未能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教师只重视课本内容的传授,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美育渗透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

一、 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生活化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小学美术教育离不开生活。只要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风景与事物,其相比于枯燥的文字,会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将美术教育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从而有效渗透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能力。

例如:四季的不同景色是学生体会四季变换、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重要资源。所以在“绘画四季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认为四季中那个季节的景色最美”?然后引导学生以“校园一角”来主题来画出印象中的校园。这样,一些学生呈现了春天绿草悠悠、生机盎然的校园,也有的学生画出了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秋之校园......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评出最具代表性的校园季节风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会得到良好的调动,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对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意识与教育。

此外,教师还可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如:鸡蛋壳绘画或彩纸装饰、在新鲜的橘子皮上作画、水果艺术拼盘等,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也可以校园中绽放各异的花朵、楼体建筑物、或朝阳夕阳等为素材,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之美、细心观察生活之美,从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美好生活,进而渗透美育教育。

二、 在体验中渗透美感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更好地体验美,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促使其乐于参与其中,自然而然地将美感渗透于心。比如:教师可设计一个“我的太阳”的主题,选择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带领学生走向室外,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一下太阳?这时,学生会踊跃发言:暖暖的、红彤彤的、圆圆的......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亲身体验和感想之后,鼓励学生用笔将“心中的太阳”画出来,从而加深对太阳之美的深刻体会。

再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美学研究价值,以启发学生的主动审美意识,促使其以欣赏、赞美的眼光去观察,从而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可以“寻找美丽”来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亲自观察感受来欣赏美,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如: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树叶或自己喜欢的昆虫做成标本,也可以手机或相机拍摄生活中认为美的画面......然后在美术课上展示、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审美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美感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之中。

三、 精心为学生创设美育情境

小学美育教学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学生虽然能选出自己认为美的艺术作品,但却未必能说出其美在哪里,也难以理解某些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枯燥、乏味,所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善于课堂氛围的营造,精心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国画品鉴”的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就可将课堂创设成为“国际收藏品拍卖会”,引导学生扮演国画收藏家的角色,鼓励其在课前自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媒体了解国画的名称、故事及相关资料等,适度了解鉴别真伪品的方法等,然后在课上与所有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与系统讲解下,更好地了解国画的来源、分类、发展历程、欣赏方法等知识,加深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在了解美、发现美的同时,小学美术教育还应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应有机结合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学校里学生喝过的矿泉水瓶,随意丢弃会影响校园卫生环境,而合理的艺术装饰与创造就能增加瓶子的使用价值——将颜色各异的彩砂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中,盖上盖子后装饰瓶口,就可变成漂亮的哑铃;再比如:树木的落叶经过改造可以变成美丽的书签或艺术品、玻璃饮料瓶去掉外面的商标再系上丝带可以变成美丽的花瓶......小学美术教育将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与创造力,同时,加强其环保意识,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学习与成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且关键时期。美术是一门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其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显示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应激发学生的自主美感体验意识,在培养其审美意识、提升其审美素养的同时加强对其发现美、创造美的培养,从而全面促进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桦.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教学心得,2012(6):109.

[2]黎莉.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美育浅探[J].广西教育,2016(8):117.

作者简介:

范爱萍,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小学美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