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学生心理,实现快乐教学

2018-09-18 23:50贾丽娟
教师·中 2018年6期
关键词:快乐教学兴趣方法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也是达成快乐教学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育手法传授美术知识、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适当补充教学资料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真正发挥主体价值,实现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

关键词:兴趣;快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8

作者简介:贾丽娟(1974—),女,山东青岛人,一级教师,本科。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欣赏,创作中收获喜悦,评价中体验成功,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师生真真正正做到快乐教学。

一、采用让学生可接受的多元化教育手法传授美术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顺应学生心理,看学生接受与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教师驾驭课堂、提高学生素养的艺术之一。教师讲授《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时,在突出重点上,让学生扮演一条鱼,身临其境般观察自然界中的鱼,找出鱼的外形特征,学一学鱼儿怎样在水里游动、玩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难点的处理上,投影出示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出美术作品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区别,出示一大一小两幅鱼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更美,为什么,它是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的”。学生会说给它穿上漂亮的花衣服,画一个比鱼小的人等。整堂课很好地顺应了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眼睛都是亮亮的,精神饱满,在游戏和玩乐中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任务顺利得到解决。在讲授《茂密的花》一课时,教师也顺应学生爱听故事爱表演的心理特征,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植物图片并用生动形象、充满情趣的语言描绘各种花卉的美丽,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并分角色扮演各种不同的植物,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它们的喜好、特点。这种富有童趣的授课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植物给生活带来的生机,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一种传递信息的良好气氛,使学生兴趣渐增、思维闸门顿时打开。

二、要巧设悬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习美术的重点,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善思”。《会爬的玩具》一课难点是怎样制作一个会爬动的玩具。《会跳的玩具》是怎样让玩具会跳。许多学生不了解玩具爬动和跳动的原因。教师巧设悬疑,顺应学生好奇心的特点,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望,把准备好的玩具发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观察研究,找出其间的奥妙,在学生研究时热情地鼓励他们,遇到困难要勇于想办法,要肯动脑,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让玩具动起来就成功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品质,又消除了学生依赖的心理,使学生明白:老师不是唯一的传授者,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应学会自主探究,真诚地向同学、书本、大自然学,向所有人学。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出现的结果令人惊喜,学生的办法五花八门,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他们通过质疑、感悟、尝试等实践活动,实现了自我发展。美术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新型组合。在讲《会跳的玩具》时教师出示两只用卡纸做的兔子,让学生想办法使它们跳动起来。当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时就启发他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能弹跳,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些东西让兔子跳起来。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有用折叠的纸质弹簧的,有用衣夹的,还有用铁丝制作弹簧的……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思维发展。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了本课的难点,紧紧扣住了心弦。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了敢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这样导之以问,教之以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

三、适当补充材料,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和生动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教师讲得生动有趣,最好带故事性,但教材上有些内容却抽象笼统、枯燥乏味,为了让这些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爱学。如在讲一些传统文化时可补充有关这些知识的历史材料以及它的产生、意义,以讲故事和拟人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把这些材料引进课堂,并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克服了教材的枯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引起他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这种多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欲望倍增,知识面拓宽。

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全面和谐发展,就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多元评价,哪怕是一点点优点,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们都希望自己被肯定,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以更大的激情去学习和创作,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各方面都表現认真的学生最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上课捣乱不认真画的同学,最害怕老师的讽刺和挖苦。所以教师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要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并提出更高的期望;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比如“今天你听讲真认真”“这个造型画得好可爱”“这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好美”等,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激发他们的内心需求,只有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表现他们的爱好,表现他们的追求,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评价,会让他们有一种满足感。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好动爱说,一会说老师你看我画的谁和谁在打架,一会又跑上来说这是什么什么……真的是不按规矩,天马行空,可能是胡乱涂了一堆的颜色,也可能是一些乱糟糟的线条。但在他们的眼里却是火山爆发了,小天使到她家做客了,两辆车相撞了,战争开始了……他们把这些老师怎么也看不懂的作品变成了一个个动听而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孩子的世界真的让我们捉摸不透,但这不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真切的内心世界吗?丰富怪诞而神奇,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笔色彩都撞击着我的内心,让我怦然心动,要把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记录下来,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于是,我每节课都让学生进行展示,说自己创作最满意的地方,讲故事,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并把作品内容写在作品右下方。同学之间通过互动讲评,发现了彼此的闪光点,锻炼了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的感情得到了交流,学会了欣赏和倾听,也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师及时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评价。这种动静结合的课堂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互相欣赏和评价中不断成长,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五、结语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喜欢每门学科,教师千万不要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这实则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成功需要,这种成功会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要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美)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快乐教学兴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