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

2018-09-18 23:50翟庆梅,曹倩
教师·中 2018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翟庆梅,曹倩

摘 要:中职卫校药理学实验多是具体药物的验证性实验,多年来药理学实验教学墨守成规,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多年来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有效提高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R9;G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7

课题项目: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ZJB16179)。

作者简介:翟庆梅(1971—),女,河南封丘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少年。”中职卫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摆在每名中职卫校教师面前的课题。药理学是中职卫校教学的主要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药理实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中职卫校药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药理学实验模式的固化,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在药理实验教学中,每个实验的流程千篇一律,如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介绍实验对象和材料,解析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按此流程进行实验操作,优点是非常有条理,不易遗漏每一项内容;但若每一个实验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学生会循规蹈矩,缺乏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创新意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观念是影响实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若观念墨守成规,不思变化,不与时俱进,是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在教学中,药理学教师按照教材人云亦云, 没有前沿的理论知识,不敢打破旧有的模式,不勇于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更没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敢想、敢做, 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只会促使学生照葫芦画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3)评价实验教学标准的单一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验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吻合为标准。这种静态的评价标准,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观察、动手、思维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按照实验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实验, 一味追求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一致。这样的实验过程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人才。

于是,笔者根据一些药理实验特点,大胆改革实验教学,重新设计实验流程,在实验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改革药理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个人思维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的综合体现。通过药理学实验,不断提升學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展探索式实验,打破药理学实验固化,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主要形式,它不仅限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且能够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式的扩展,并通过想象和假设等思维的演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职生作为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其思维能力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客观事物环境的影响,在快速地发展。针对中职生这一生理特点,笔者在药理实验教学中运用探索式实验,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思路、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克服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发展创造性思维。

药理学实验主要是具体药物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先讲完理论,学生接着开始做实验,教学中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探索式实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制订实验步骤。学生拿到一个实验题目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阅搜集、方案的设计、实验步骤的拟定、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因此学生不仅要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还要相互讨论和小组协作。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 及时给予提示和指导, 并要求小组完成实验设计,才能进入实验室动手实验。比如,药物的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都可采取这种探索式实验方法。我们通过开展探索性药理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中运用双盲法和先导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能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中职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富于幻想。药理学教师更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药理学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的灵感,延展他们的思维。而对于有些对比性试验,如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兔瞳孔的影响和普鲁卡因与丁卡因的作用比较,可以运用双盲法。实验前,实验教师可以将所需药物按要求准备好,分别放入同样大小、外观一致的试剂瓶中, 并随机编号为甲 、乙等, 实验教师与做实验的学生都不知道每瓶的具体药物是什么,实验结果出来后,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分析,层层揭开每一瓶药的神秘面纱。这样可以弥补验证性实验没有新意、学生不认真做实验的不足。同时此法可以启发学生想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而先导法则采用以实验为先导的方法, 即实验现象—实验问题—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实验本身是一个谜,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探索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和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我们采取实验在先,一边动手实验,一边观察,同时进行思考分析。

(3)引导学生有意注意,注重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实验证明,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药理实验中需要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他们排除干扰的能力。药理学实验观察的实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往往会注意力分散,而忽视了重要的东西。这不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也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每一个实验之前,教师应让学生先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下来。比如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及其解救的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家兔有机磷中毒时会出现哪些症状,并进行描述记录。教师通过让学生有意注意,培养其观察力,并进行讨论分析,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4)改革实验评价体系, 调动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完善实验评价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条件。实验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教师应该系统全面动态和多方面地进行评价,如将学生实验成绩以30 %的比例纳入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评价包括如下方面:一是设计实验方案情况、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二是操作和观察的认真态度以及每次实验报告书写情况。这种对实验成绩的系统全面的评定方法,重视了实验的过程,改变过去视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 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大胆设计实验,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卫校药理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中职卫校药理学实验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不断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最终实现对中职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 娜,王巧云.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8-9.

[2]乐 江,汪 晖,孔 锐,等.医学本科药理学实验设计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5(4): 408-409.

猜你喜欢
药理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艺术药理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