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生长及肝功能的影响

2018-09-20 04:14张国安王继芬王振业任天聪杨振才刘海燕
水产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谷草大菱鲆鱼粉

张国安,王继芬,王振业,任天聪,杨振才,刘海燕

( 1.河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2.河北省沧县畜牧水产管理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0 )

大菱鲆(Scopthalmusmaximus)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自1992年引入中国以来其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目前大菱鲆养殖依旧存在着养殖成本高、生长缓慢的问题。如何提高大菱鲆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已成为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大菱鲆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最高,已超过50%,而饲料中作为主要蛋白源的鱼粉占比最大。水产饲料中鱼粉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白鱼粉以鲽鱼和鳕鱼等为原料制成,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新鲜度较高,易被动物消化吸收,常用作名优水产动物的蛋白源。但是由于近年来其资源匮乏、价格飙升,致使饲料成本高居不下。而红鱼粉是以沙丁鱼(Sardinella)和秋刀鱼(Cololabissaira)等为原料制成的鱼粉,其蛋白质含量与白鱼粉相差甚小,价格相对便宜。但红鱼粉氧化值较高,同时含有生物胺等有害物质,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限制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1-2]。在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的研究中发现,红鱼粉的使用加大了中华鳖的氧化应激,降低了特定生长率[3-4];张瑞玲等[5]在大菱鲆的研究中发现,红鱼粉也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因此,消除、降低红鱼粉对水生动物的生长抑制是充分利用红鱼粉营养价值的关键。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肝细胞中由胆固醇转化而来。胆汁酸也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水生动物生长、提高动物体免疫水平和保肝利胆的作用[6-7]。目前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表明,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显著提高牛蛙(Ranacatesbeiana)的消化率和生长性能[8],对提高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prenanti)、虹鳟(Oncorhynchusmykiss)、鲤鱼(Cyprinus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和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的生长性能效果显著[9-13],还可降低鲤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提高草鱼和牛蛙的抗氧化能力,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11,14-15]。在大菱鲆研究中发现,胆汁酸能够促进饲料脂肪的利用,提高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利用效率[16-17],但能否改善红鱼粉饲料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尚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在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胆汁酸,探讨其对大菱鲆生长性能、肝脏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开发健康高效的大菱鲆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用胆汁酸由山东省济南市金木达公司生产(胆汁酸有效成分含量20%)。试验用大菱鲆初始体质量为(19.52±0.02) g,购自秦皇岛天合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试验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鱼,分别投喂4种饲料:白鱼粉饲料、红鱼粉饲料、红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胆汁酸150 mg/kg及300 mg/kg。试验饲料的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

1.2 养殖管理

养殖试验在秦皇岛天合水产有限公司进行,试验鱼驯化14 d,禁食24 h,随机分到12口2.4 m×1.2 m×1.1 m养殖缸中。试验期间24 h不间断充氧,水温13~17 ℃,盐度25±1.5,每日6:00、14:00、20:00换水,试验周期67 d。

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试验开始与结束时分别饥饿24 h,称量并记录各缸大菱鲆的初始体质量和尾数、终末体质量和尾数。试验开始前和结束时每缸随机取3尾试验鱼,于冰箱-20 ℃冷冻保存以备后续生化分析。试验结束后每缸随机取3尾试验鱼,尾静脉抽血,4 ℃离心制备血清以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另取3尾试验鱼测量体长和体质量,解剖取内脏团和肝脏,并分别称量质量。

试验饲料和鱼体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及灰分含量采用AOAC(1997)的方法[18]进行分析。65 ℃常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用石油醚为溶剂,索氏抽提法测定肝脏和鱼体粗脂肪含量;在电炉上碳化后再用电阻炉550 ℃灼烧法测定粗灰分含量。

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由北戴河281军区医院采用贝克曼AU640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

1.4 指标计算

摄食率/%·d-1=mt/[t×(m0+mt)/2]×100%

体质量相对增加率/%=(mt-m0)/m0×100%

特定生长率/%·d-1=(lnmt-lnm0)/t×100%

饲料系数=mt/(mt-m0)

肥满度=100×m/L3

肝体比/%=mh/m×100%

脏体比/%=ms/m×100%

式中,mt为终末体质量(g),m0为初始体质量(g),t为试验时间(d),mt为摄入干饲料质量(g),m为体质量(g),L为体长(cm),mh为肝脏质量(g),ms为内脏团质量(g)。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tatistica 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后进行Duncan氏多重比较,P<0.05表示为差异性显著。

2 结 果

2.1 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性能的影响

各处理组大菱鲆的存活率均为100%(表2)。各组大菱鲆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体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白鱼粉饲料组相比,红鱼粉饲料组大菱鲆的体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150 mg/kg胆汁酸后,大菱鲆的体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胆汁酸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对大菱鲆体组成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试验饲料对大菱鲆体组成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表3)。

2.3 对大菱鲆形体指标的影响

各组间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红鱼粉饲料组大菱鲆肥满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4)。

2.4 对大菱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胆汁酸3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白鱼粉饲料组和红鱼粉饲料组(P<0.05),与胆汁酸150 mg/kg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胆汁酸3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在4组中最低,但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白鱼粉饲料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红鱼粉饲料组和白鱼粉饲料组甘油三酯显著高于胆汁酸150、300 mg/kg试验组(P<0.05)。白鱼粉饲料组胆固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表5)。

2.5 对大菱鲆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各试验组大菱鲆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6)。

表2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的摄食生长、存活率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注:表中同行上标无字母或字母相同表示数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3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体组成的影响 %

表4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形体指标的影响

表5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6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 论

3.1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红鱼粉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白鱼粉组,而饲料系数却显著高于白鱼粉组,这与张瑞玲等[5]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同样的结果在中华鳖[3]的研究中也有发现。其原因可能在于红鱼粉中含有组胺和腐胺等,会导致动物肠道内菌群改变,引起肠道病变从而降低动物的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19]。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组胺和腐胺会显著降低虹鳟的生长性能[20]。本试验也进一步证实,对于大菱鲆,红鱼粉的营养价值远低于白鱼粉。本试验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胆汁酸150 mg/kg后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与胆汁酸应用在齐口裂腹鱼、虹鳟、鲤鱼、草鱼和军曹鱼上的结果相一致[9-13]。其促进鱼类生长的机制可能在于:胆汁酸促进了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缓解了肝脏的负担,节约能量用于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同时利用其抑菌杀菌作用,维护肠道菌群健康。

3.2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血清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血清的生化指标与机体代谢、疾病等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鱼体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很低,只有当动物机体肝脏和心肌细胞病变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的酶才会被释放到血清中去,造成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普遍认为红鱼粉中含有组胺及其他一些毒素会对动物机体肝脏造成直接损害。在本试验中发现,红鱼粉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高于白鱼粉组,且谷草转氨酶显著上升,这说明红鱼粉对大菱鲆肝脏功能造成了一定损伤。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后发现,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胆汁酸300 mg/kg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达到白鱼粉组的水平,这与不同脂肪水平下添加胆汁酸降低大菱鲆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结果[16,21]相似。张玲等[11]的研究也证实,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降低了鲤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综上表明,红鱼粉饲料中添胆汁酸能够改善大菱鲆的肝脏功能。

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可以反映鱼类脂类代谢状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代表了鱼体的抗氧化水平。本试验中胆汁酸300 mg/kg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大菱鲆幼鱼血清中甘油三脂的含量,这与其生长性能相吻合,与孙建珍等[16,21]在大菱鲆上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胆汁酸作为一种天然乳化剂,调控着机体内的脂质代谢[6],外源胆汁酸的添加可能提高了鱼体中极低密度脂蛋白核受体、载脂蛋白C-Ⅱ和载脂蛋白A-V的表达,促进了甘油三脂的水解,从而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22];但在军曹鱼的研究中发现,胆汁酸提高了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13]。此外,本试验中各饲料组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胆汁酸的添加并未影响大菱鲆的抗氧化功能;但在牛蛙和草鱼的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8,12]。不同动物自身产生的胆汁酸种类及组成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生理作用也会有些许差异。目前的胆汁酸添加剂多来源于猪,其胆汁酸的种类及组成比例可能有别于不同的鱼类,因此,不同鱼类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所用胆汁酸的种类和自身不同有关,也可能与鱼的品种、食性和生长阶段等相关,这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3.3 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体组成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中红鱼粉和胆汁酸对大菱鲆鱼体组成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这与以往大菱鲆[16]的研究结果类似。而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23]和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24]的研究结果相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动物品种、饲料原料组成和营养水平存在差异。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反映着鱼体肝脏和机体代谢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长期投喂高脂饲料会导致大菱鲆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升高[25],这是由于脂肪氧化会造成动物体肝脏肿大;脂肪堆积在肝脏中影响到肝体比和脏体比[26-27]。另外,红鱼粉中所含有的生物胺及其他毒素也会引起肝脏的肿胀,造成动物机体肝脏的病变[28]。本试验结果表明,红鱼粉并未影响大菱鲆的肝体比和脏体比,添加胆汁酸也未对大菱鲆的肝体比和脏体比产生影响,这进一步说明本试验中大菱鲆的抗氧化状态未受影响,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结果相吻合。郑宗林等[9]研究发现,胆汁酸降低了齐口裂腹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胡田恩等[8]研究结果表明,胆汁酸也显著降低了牛蛙的脏体比,但对肝体比无显著影响;周书耘等[13]证实,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军曹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这些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本试验中红鱼粉替代白鱼粉后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肥满度,这与其生长情况相吻合;胆汁酸添加后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肥满度,这与齐口裂腹鱼[9]和军曹鱼[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添加胆汁酸后促进了大菱鲆的生长,改善了营养状况,提高了肥满度。

综上所述,红鱼粉替代白鱼粉后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和肥满度显著下降,血清谷草转氨酶显著上升;红鱼粉饲料中添加胆汁酸150 mg/kg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生长和肥满度,添加胆汁酸300 mg/kg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起到保护大菱鲆肝脏功能的作用。

猜你喜欢
谷草大菱鲆鱼粉
谷草作为粗饲料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草树(散文)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复合益生菌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复合菌剂对干谷草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
辽宁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张杂谷谷草和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