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两种消毒方案的消毒效果比较

2018-09-20 07:51方茜曹玉美银泉凤陈远鹏孙如水李玉姿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栏舍戊二醛杀菌

方茜,曹玉美,银泉凤,陈远鹏,孙如水,李玉姿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广西 横县 530317)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化养殖模式,对于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而言,其管理的重点是种猪,而种猪管理的重要环节便是产房[1]。如今,随着饲养密度不断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逐渐增大,因此,控制致病微生物在产房中的传播和扩散成为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生产成绩的有效途径。就产房而言,在每批仔猪断奶后到新调入妊娠母猪的这段时间里,做好空栏消毒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采用喷雾消毒杀灭猪舍环境中的微生物是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2],但市面上的消毒剂效果参差不齐,配合使用的方案也琳琅满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合理的消毒方案进行消毒成为消毒成败的关键因素。本试验采用细菌培养计数的方式,对所使用的消毒剂与消毒方案进行消毒效果评估,并比较两种消毒方案的杀菌效率,为消毒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40%二氯异氰脲酸钠,1∶1000稀释备用;戊二醛癸甲溴铵,1∶500 稀释备用;6.25%生石灰,5∶80稀释备用;4%烧碱稀释液;冲栏机,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1.2 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7年8月28日~9月3日在广西良圻原种猪场A猪场产房(产5、产6)进行。两栋产房面积相同,长为40m、宽为8.4m,面积为336m2。

1.3 方法与步骤

1.3.1 消毒方案 方案一(产5):采用“4%烧碱冲洗栏舍→40%二氯异氰脲酸钠→戊二醛癸甲溴铵→生石灰”消毒三次的方式;方案二(产6):采用“4%烧碱冲洗栏舍→40%二氯异氰脲酸钠→生石灰”消毒二次的方式。

1.3.2 操作步骤

(1)方案一:早上断奶结束后立刻进行第一次采样,取得初始菌落数,关闭窗户后先用4%烧碱稀释液冲洗栏舍,冲洗完毕后持续封闭栏舍14h,再通风干燥3 h,之后进行第二次采样,取得冲洗栏舍后的菌落数;通风干燥完毕后,使用稀释好的40%二氯异氰脲酸钠进行第一次空栏消毒,消毒后封闭14h,再通风干燥3 h,然后进行第三次采样,取得第一次空栏消毒后的菌落数;接着用稀释好的戊二醛癸甲溴铵进行第二次空栏消毒,消毒后同样封闭14h、干燥3 h,并进行第四次采样,取得第二次空栏消毒后的菌落数;最后用稀释好的6.25%生石灰进行第三次空栏消毒,直接干燥17 h后进行第五次采样,取得第三次空栏消毒后的菌落数。

(2)方案二:仅按原始的消毒流程进行消毒。首先用烧碱稀释液冲洗完毕,再使用40%二氯异氰脲酸钠(1∶1000)消毒,封闭 14h、通风干燥 3h,接着用6.25%生石灰(5∶80)消毒,封闭 14h、通风干燥 3h,即结束消毒,采样时间同方案一。

1.3.3 采样方法 用无菌棉签对硬质地板表面进行多点采样。采集点为产5(方案一)和产6(方案二)的南4栏、北10栏、南17栏这3个位置。采样的表面包括仔猪料槽、保温箱外壁、母猪料槽、地面、产床栏杆、墙面、产床表面、电线杆支架。

1.3.4 样品处理 将棉拭子用5mL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涡旋振荡,洗脱细菌。将1mL菌液与配制好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浇板混匀,冷却后分别放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记录培养皿菌落数,取平均值统计菌落数目。

1.3.5 数据统计 计算出每个时间段的细菌总数,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消毒方案的消毒效果差异,并计算其杀菌率。

细菌总菌落数(CFU/mL)=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杀菌率=(消毒前菌落数-消毒后菌落数)/消毒前菌落数×100%。

2 试验结果

2.1 杀菌率的比较 表1、表2分别为方案一(产5)经过3次消毒处理,每次采样后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计数得到的菌落数及相应杀菌率;表3、表4分别为方案二(产6)经过两次消毒处理,每次采样后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计数得到的菌落数及相应杀菌率;图1、图2分别为产5、产6在消毒前和完成消毒后,各个采样点的细菌数量。

表1 采用方案一消毒后在普通培养基上的细菌数 CFU/mL

表2 采用方案一消毒后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细菌数 CFU/mL

表3 采用方案二消毒后在普通培养基上的细菌数CFU/mL

表4 采用方案二消毒后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细菌数 CFU/mL

图1 方案一各采样点在消毒前、后的细菌数量

图2 方案二各采样点在消毒前、后的细菌数量

2.2 分析 由表1分析可知,断奶之后产房内的细菌数量比较多,采用方案一经过4%烧碱冲洗后,总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到了99%以上,证明用烧碱冲洗栏舍很有效。用40%二氯异氰脲酸钠进行第一次消毒后,对栏舍中3个点的总菌杀菌率分别为90.72%、82.98%、90.11%,平均杀菌率为87.94%;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进行第二次消毒后,对栏舍中3个点的总菌杀菌率分别为93.75%、92.86%、94.22%,平均杀菌率为93.61%;最后再用6.25%生石灰进行第三次消毒,对栏舍中3个点的总菌杀菌率分别为98.35%、97.78%、95.75%,平均杀菌率为97.29%。

由表3分析可知,方案二在使用4%烧碱冲洗栏舍后,其细菌数量也明显下降,前后细菌数量差异显著(P<0.05),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也达到了99%以上;使用40%二氯异氰脲酸钠进行第一次消毒后,对栏舍中3个点的总菌杀菌率分别为84.08%、86.66%、90.86%,平均杀菌率为87.2%;用6.25%生石灰进行第二次消毒后,对栏舍中3个点的总菌杀菌率分别为95.78%、90.36%、93.56%,平均杀菌率为93.23%。

由图1和图2分析可知,通过利用方案一和方案二消毒后,栏舍中各区域的细菌数量都有所减少,且方案一的细菌残存量少于方案二,细菌数量差异显著(P<0.05)。就具体的消毒位置而言,仔猪料槽、地面、产床表面、电线杆支架等地方的细菌残存量较大,这些地方均为易疏漏之处,故在之后的消毒工作中应对这些死角加以重视。

3 讨论

众所周知,产房卫生是猪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母猪繁殖效率管理的一部分,而消毒是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措施,做好产房的消毒卫生工作,不仅能够为母猪和新生仔猪提供洁净的生存环境,还能断绝致病性微生物在猪场流通,降低疫病风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3]。

目前常见的消毒方式包括喷洒法,即:将配置好的消毒液直接用喷枪喷洒,适用于妊娠舍、育肥舍、走道等;高压喷雾法:用专用高压喷雾器向空中喷雾,适用于任何空间的消毒;还有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等[4]。消毒剂的类型也是种类繁多,按照成分不同可以分为醛类、卤素类、碘类、碱类、过氧化类、酚类、季铵盐类、醇类。本试验所使用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是我国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种新型复方消毒剂,它综合了醛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优点,具有双重杀菌效果[5]。

4 结论

本试验设计了两种消毒方案,通过对比不同消毒方案的消毒效果,研究戊二醛癸甲溴铵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拟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案。从结果可以看出,方案一和方案二在仅经过4%烧碱冲洗和40%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87.94%、87.2%,达不到90%,因此有进行第二次空栏消毒的必要。方案一在经过3次干燥消毒后,平均杀菌率达到了97.29%,而方案二在没有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消毒剂的情况下,平均杀菌率为93.23%,比方案一低了4.06个百分点,可见方案一的消毒效果优于方案二。因此,加用戊二醛癸甲溴铵类消毒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杀菌效果。

猜你喜欢
栏舍戊二醛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栏舍氨排放规律研究*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唐人神:近期种猪销售订单供不应求
水帘风机降温系统对热应激期奶牛栏舍温湿度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物理杀菌装置的应用效果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美国FDA批准新型外用药物多杀菌素用于治疗头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