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市场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8-09-21 10:54陈露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市场定位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陈露

摘 要:农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是面向“三农”,培养适应农村金融机构就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金融专业为例,在明确了学院金融专业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和以教研为切实支撑四个方面提出了創新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农村金融;市场定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4.031

1 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央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焦点。近年来,为满足农村金融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农类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金融学专业。在温州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对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但是金融专业作为农类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农类高职院校该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2 温科院金融专业市场定位

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量,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组织中的比重增加,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农村金融人才。因此,农类高职金融院校要努力为农村金融组织输送高质量农村金融人才,缓解其人才需求压力。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金融专业应该将自己定位以培养面向农村金融业务一线或基层岗位操作型人才为目标,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观念,办出农校的特色。

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是本专业培养的重点方向,“三农”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在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业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类农村中介组织等单位,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柜台或管理岗位、农业保险经纪人或代理人岗位、证券和期货公司交易或结算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更高效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 农类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在引导学生掌握农村金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实际的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相脱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授课形式单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基地缺失,实践教学体系缺乏;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反馈教学效果;教材过于理论,难以适应实际需求。

3.1 授课形式单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农类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专业教学大部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农村金融人才授课的内容多是对现有农村金融模式和运作的学术性归纳和总结,这就不能锻炼学生分析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进行理论教学,使得学生很难通过课堂了解具体的金融实务操作,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基于区域特色而创造出的一些农村金融改革前沿性的知识了解不够。

3.2 实践基地缺失,实践教学体系缺乏

从农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讲,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广阔的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农村金融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符合农村基层金融机构需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但是目前学院金融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相对较少,尚未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这就无法满足学生对校外实训、实践、实习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给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增加了难度,也阻碍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任的农类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3.3 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反馈教学效果

农村金融内容考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只需要在考前突击式复习,将重点农村金融知识理论记忆即可通过考试甚至获得高分,而大部分同学在考试过后就完全忘记农村金融课程的内容。这个考核过程只看重结果,不注重教学实践过程,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金融学生很难适应农村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课程考核方式不做出调整,没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热点问题的考核,那么使学生无法熟悉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及改革方向,也无法为以后参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教材过于理论,难以适应实际需求

农类高职院校开设金融专业本身起步较晚,不属于学校专业建设的主干学科,相关的涉及农村金融的教材选择面小,应用性不强。农村金融课程的教材大都选用普通高校的本科教学教材,理论知识偏多,内容多而全面,难点多,不利于培养面向农村金融业务一线实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因此,适应农类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教材体系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实训教学的难度,也影响了高素质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农类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人才发展的对策

农类高职院校应从金融专业的现状出发,树立起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尽量使改革后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面向农村金融业务一线的应用型合格的、实用的农村金融人才,下面我们以温州科技职学院金融专业为例,探讨了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农类高职院校和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培养为基础、以教研为切实支撑的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这套模式运行的关键步骤是:第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生就业引导机制;第二步,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创新农字特色课程体系;第三步,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第四步,以教研为切实支撑,创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4.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生就业引导机制

农类高职院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探寻出农类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特殊要求,并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结构,确定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就业引导机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明确就业渠道,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

4.2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创新农字特色课程体系

学生获得农村金融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源于课堂教学,针对农村金融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等都应该体现农校的特色。学院金融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改变了传统金融教育重理论,轻实务、理论与实践分割的课程模式,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岗位的工作内容,结合农村金融一线操作型人才市场的需要,加强案例教学和操作性演练的内容。同時,一改过去陈旧、落后、分散的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了新颖、先进、综合的课程套餐体系。目前基于职业岗位导向和就业导向已开设农村金融实务、小额信贷实务、金融扶贫理论与实务三个“农”字特色鲜明的课程套餐,每个课程套餐由两门相关金融专业课程所组成。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意向自主选择课程套餐并进行系统学习,实现人才培养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另外,还融合了职业资格标准,将多种技能培养的实践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农村金融知识的期间去考取保险代理、证券、期货等从业资格证书。

4.3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中联合政府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农类高职院校多方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合力打造了以校企融合改革实践平台为依托,确保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农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长效校企合作机制主要立足于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农类高职院和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考核形式等。二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农村金融教材。校企合作应兼顾金融专业学生的市场定位和技能模块的要求,着重开发小额贷款、担保和典当等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三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涉农商业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签订实习协议,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目前,金融专业拥有校外实训基地17个,已与鹿城农商行在校建立全真实践基地,将金融专业学生纳入农商行暑期培训招生计划和学生创业项目。

4.4 以教研为切实支撑,创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学院金融教研室专任教师基本上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大部分毕业后在从事金融教学工作前,有在中国农业银行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市分行、浙江瑞安农商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还拥有两位博士。

学院金融教研室教师从农村金融教学实践中选取研究课题,将科研融入教学实践环节,使农村金融的人才培养更具有前瞻性。农村金融科研成果入选各级各类省市课题,承担政府部门课题。科研活动与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指委主办的竞赛,荣获奖项20余项。通过组织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水平,更高效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航,姜林.双因素理论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1,(24):15063-15064.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高教研究,2010,(5):134-136.

[3]吴义达.农村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4):211-213.

[4]赵晓燕.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以高职院校为例[J].当前经济,2015,(29):26-27.

[5]周孟亮.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2):98-106.

猜你喜欢
市场定位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找好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改革分析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