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

2018-09-23 06:47李晓春汪雅梅刘铁龙
陕西水利 2018年5期
关键词:石川供水量用水量

李晓春,汪雅梅,刘铁龙

(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 西安 710018)

0 引言

石川河发源于陕西省铜川市焦坪北山,西北至东南走向,流经铜川市宜君区、耀州区,铜川新区;咸阳市淳化、三原、泾阳、旬邑;渭南市富平县,西安市阎良区、临潼区,最后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交口镇流入渭河。干流河长137 km,总流域面积4478 km2。

改革开放以来,石川河流域先后建设了一批水利工程,有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桃曲坡、冯村、玉皇阁、黑松林等水库的兴建,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该区域成为我省主要粮食产区。发展灌溉面积134.96万亩,解决了194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保障了石川河流域内生活和工业供水安全,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石川河下游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9.38万亩。2013年,富平县启动对石川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2013年8月,阎良区启动石川河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境内全段19.6 km的河道,规划整治面积21419亩。

1 水资源现状

1.1 水资源分区

依据《陕西省石川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陕西省石川河流域属于咸阳至潼关北岸四级水资源分区,区内包含铜川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等多个区县。陕西省石川河流域水资源四级分区套行政分区见表1。

表1 石川河流域水资源分区套行政分区表

1.2 地表水资源量

在《陕西省石川河流域综合规划》及《陕西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基础上,对1956年~2000年45年的评价系列延长至1956年~2015年60年资料系列。石川河流域1956年~2015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86亿m3,折合径流深41.6mm。

1.3 地下水资源量

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2.30亿m3,其中平原区1.77亿m3,山丘区0.73亿m3,重复量0.20亿m3。关中地区渭北岩溶水以赵氏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岩溶水系统以寒武、奥陶系灰岩、白云岩为主,岩溶水水位标高349 m~388 m,习称“380”岩溶水。铜川市三里洞矿区岩溶水井日出水量2000 m3,富平县页坡岩溶水井日出水量13300 m3。

1.4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区域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采用地表、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两者之间重复量的方法计算。石川河各行政分区1956年~2015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成果见表2。

流域水资源总量3.1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6亿m3,地下水资源量2.30亿m3,两者重复量1.05亿m3。各行政分区中,铜川市水资源总量最大,为1.34亿m3;西安市最小,为0.37亿m3,分别占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3.0%、11.8%。

表2 石川河流域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1.5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石川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6991万m3,可利用率37.6%。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19亿m3,可开发利用率为51.7%。其中平原区1.15亿m3(可开发利用率为65.1%),山丘区0.035亿m3(可开发利用率为4.9%)。富平县已打成“380岩溶水”深井5眼,井深800 m~1000 m,静水位埋深约120 m,单井日出水量6000 m3~1300 m3;铜川市三里洞矿区岩溶水井日出水量2000 m3,铜川市黄堡镇新村1号井,于1998年8月竣工,井深653 m,每日最大涌水量3600 m3。

石川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0.70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19亿m3,二者重复量0.19 亿 m3。

2 供用水现状

2.1 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

截止2015年底,石川河流域已建成蓄水工程221座,总库容18543万m3,兴利库容10425亿m3,现状供水能力10906亿m3,已建成塘坝187座;引水工程78处,现状供水能力9657万m3;提水工程509处,现状供水能力2237万m3。配套机电井11828眼,其中城镇自来水和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井合计378眼。

2.2 供水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2.2.1 现状供水量统计

2015年,石川河流域总供水量4653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7137万m3,占总供水量的58.32%;地下水供水量18812万m3,占总供水量的40.43%;其他水源供水量581万m3,占总供水量的1.25%。其中本流域供水量33462万m3,地表14168万m3,地下18713万m3。流域外供水13068万m3,占总供水量的28.09%,其中地表供水量12969万m3,地下水源 99 万 m3。

2.2.2 供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石川河流域供水量变化较大,1980年总供水量为34352万m3,2015年为46530万m3,年平均递增率0.87%,其中2015年全流域供水量达到35年来最高。

从供水构成来看,流域供水始终以地表水为主,地表供水水源2010年最高,达到64.83%,2015年为59.12%。1980年~2015年蓄水工程和引水工程是流域内地表水源供水量中的主要供水方式,但到2010年蓄水工程有所下降供水量占地表供水总量的13.26%,引水工程有所上升供水量占地表供水总量的80.46%,2015年引水工程有所下降供水量占地表供水总量的30.67%,提水工程有所上升供水量占地表供水总量的38.55%。

2.3 现状用水分析

2.3.1 现状用水量分析

2015年石川河流域总用水量为46530万m3,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量分别为 33519 万 m3、6203 万 m3、2701 万 m3、2048 万 m3、849 万m3、563万m3和648万m3。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最大,为72.04%,第三产业占总用水量比例最小,为1.2%。

2.3.2 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1980年~2015年石川河流域用水总量是增加的,净增用水量12177万m3,增幅35.4%,35年用水量年递增率0.87%。2000年~2010年为流域用水增长的高峰期,年平均增长率为1.74%。从用水结构变化来看,农业用水量(含林牧渔畜用水)从1980至2005年变化不大,至2010年、2015年则略有上升。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则从1980年的85.43%降低到2015年的72.04%,灌溉面积变化不大,这与我省重视灌区节水改造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流域内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长足发展,工业、城镇生活、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生态环境用水逐年增加,相应的各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流域经济发展已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

2.3.3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2015年石川河流域共有人口195.37万,其中城镇人口78.15万,国内生产总值691.7亿元。2015年流域总用水量46530万m3,人均用水量和单位GDP用水量分别为235 m3/人和66 m3/万元。

2015年石川河流域主要行业用水指标横向比较见表3和表4。

表3 2015年石川河流域各部门用水水平横向比较表

表4 2015年石川河流域各部门用水指标表

3 结论及建议

1)石川河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40.2 mm,地表水总量1.8亿m3,地下水资源量2.75亿m3(除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量1.01亿m3及承压水、岩溶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1亿m3,水资源总量为3.54亿m3。

2)2015年,石川河流域总供水量4653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7137万m3,占总供水量的58.32%;地下水供水量18812万m3,占总供水量的40.43%;其他水源供水量581万m3,占总供水量的1.25%。其中本流域供水量33462万m3,占总供水量的71.9%,流域外供水13068万m3,占总供水量的28.1%。

3)2015年石川河流域总用水量为46530万m3。总用水量中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量分别为 33519万 m3、6203万 m3、2701万 m3、2048万 m3、849万 m3、563万m3和 648万m3。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最大,为72.04%,第三产业占总用水量比例最小,为1.2%。

4)1980年~2015年石川河流域用水总量是增加的,净增用水量12177万m3,增幅35.4%,年递增率0.87%。从用水结构变化来看,农业用水量(含林牧渔畜用水)从1980至2005年变化不大,用水占比则从1980年的85.43%降低到2015年的72.04%,灌溉面积变化不大,这与我省重视灌区节水改造关系密切。近年来,流域内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长足发展,工业、城镇生活、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生态环境用水逐年增加,相应的各行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流域经济发展已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

5)2015年石川河流域人均用水量和单位GDP用水量分别为235 m3/人和66 m3/万元。人均用水量高于渭河流域平均值的10.8%,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接近渭河流域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9.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只有渭河流域平均值的一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

猜你喜欢
石川供水量用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石川安作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石川安作品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