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8-09-26 03:39张和平赵彩霞张卫琴刘婷珽
安徽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平滑肌免疫组化肌瘤

张和平 赵彩霞 陈 勇 汪 勤 唐 曼 张卫琴 刘婷珽 娄 蓉

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的平滑肌肿瘤,约25%发生于30岁以上妇女[1]。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亚型如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cellular leiomyoma,CL)相对少见,病理诊断较困难。CL为肿瘤细胞相对与周围平滑肌细胞生长非常丰富,当高度丰富时类似子宫内膜间质肿瘤[2]。国外研究[3-4]发现,CL具有恶性潜能,少数患者死于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5]发现伴有染色1p缺失的CL,其转录图谱类似平滑肌肉瘤。本研究探讨子宫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诊断为子宫CL的41例患者,所有标本均经过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重新复习病理切片。

1.2 方法

1.2.1 常规病理检查 所有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评估组织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象、间质厚壁血管、裂隙样结构、水肿变性、出血、坏死等。

1.2.2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采用En Vision法检测,免疫组化一抗试剂包括钙结合蛋白(H-Caldesmon,克隆号EP19)、结蛋白(Desmine,克隆号D33)、CD10(克隆号EP195)及细胞增值指数(Ki-67,克隆号7B11),所用一抗均为即用型抗体,一抗及二抗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正常子宫壁组织、子宫内膜间质及淋巴结组织作阳性对照。

1.2.3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标准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细胞质或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H-Caldesmon、Desmine及CD10阳性定位于细胞质,Ki-67阳性定位于细胞核。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60岁,平均(43.32±8.94)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13例,31.71%),月经淋漓不净(5例,12.20%),下腹部胀痛(7例,17.07%),肿瘤短期增大(3例,7.32%),尿频(1例,2.44%); 1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发现或合并其他疾病术中偶发。1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2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

2.2 病理特征 肉眼观察:肿瘤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棕黄色,直径0.70~13.00 cm,平均6.50 cm,切面大部分为灰黄色、实性、质较软,肿瘤31例(75.61%)为肌壁间,7例(17.07%)为浆膜下,3例(7.32%)为黏膜下,30例(73.17%)单发,11例(26.83%)合并普通性平滑肌瘤。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细胞密度相对周围平滑肌组织显著丰富,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间质中出现厚壁血管(35例,85.37%),见图1,裂隙样结构(24例,58.54%),见图2,水肿变性(7例,17.07%),见图3,间质出血(5例,12.20%),囊性变(3例,7.32%),未见凝固性坏死。28例可评估肿瘤边界,其中17例肿瘤边界清,11例肿瘤局部向周围肌层延伸。免疫表型:41例子宫CL患者均行免疫组化染色,H-Caldesmon、Desmin在肿瘤中的表达分别为41例(41/41,100.00%)、41例(41/41,100.00%),见图4,CD10在6例肿瘤局部表达(6/41,14.63%),Ki-67增殖指数,30例<2%,11例2%~5%。

图1 肿瘤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细胞丰富,无异型性,间质可见厚壁血管(HE×100)

图2 肿瘤间质出现裂隙样结构(HE×100)

图3 肿瘤间质伴水肿变性(HE×100)

图4 肿瘤细胞H-Caldesmon弥漫强阳性表达(免疫组化 En Vision法×100)

2.3 随访 41例子宫CL患者,37例获得随访资料,4例失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34.83±14.88)个月,其中行腹腔镜肌瘤挖除术的18例中,3例分别为术后15个月、42个月、30个月复发,复发率8.11%。复发后形态类似第1次肿瘤均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未见患者死于肿瘤。

3 讨论

子宫CL是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亚型,其发生率占子宫平滑肌瘤5%以下[2]。组织学上CL细胞密度过于丰富,形态学上类似子宫的某些恶性肿瘤可引起误诊[6],少数CL可发生恶性转化及转移[7-8]。

3.1 CL临床特点 子宫CL发生年龄一般要早于子宫平滑肌肉瘤,罕见绝经后妇女,临床大多数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少数表现为肌瘤短期增大。Taran等[9]认为肌瘤短期增大是CL有别与普通型平滑肌瘤的重要特征,往往是手术的主要原因。

3.2 CL病理学特征 子宫CL切面呈棕黄色,质地较软,缺乏漩涡状结构,部分具有不规则的边界,表现为肿瘤局部向周围子宫肌层延伸性生长。董伟等[10]描述了一组高度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14例),其中7例可判断肿瘤边界,发现3例具有不规则的边界,表现为肿瘤组织局灶向周围肌层延伸。本组28例可评估肿瘤边界,其中11例边界欠清,提示CL具有向周围肌层侵袭的潜能,也是肌瘤剔除术难以剔除干净的原因。组织学上CL表现为细胞显著丰富,细胞无或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本组患者约0~4个/10 HPF,无凝固性坏死。间质厚壁血管,裂隙样结构往往是其伴随特征,这些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鉴别意义。

3.3 CL免疫表型 H-Caldesmon、Desmin作为肌源性标记物在区分CL和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具有重要意[11-12]。 CD10为共同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是一种分子量为100 kDa的糖蛋白,为滤泡中心细胞标记物,但也表达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本组患者H-Caldesmon、Desmin及CD10在肿瘤中表达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14.63%,提示一组免疫组化指标的使用有助于CL和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鉴别。Ki-67为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往往在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本组Ki-67表达率为1%~5%,提示CL具有低的增值活性,这与吴莺等[13]研究结果相符。

3.4 鉴别诊断 子宫CL除了需要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鉴别外,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其另一个重要鉴别诊断疾病,子宫平滑肌肉瘤表现为瘤细胞的中到重度的异型性、核分裂象>10个/10 HPF及肿瘤性坏死,3者出现任意2个就可以诊断为经典型平滑肌肉瘤,而CL细胞无或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无肿瘤性坏死。此外,子宫CL仍需与发生于子宫的小细胞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3.5 治疗和预后 子宫CL首选手术治疗,本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18例行腹腔镜下肌瘤挖除术,2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4.83±14.88)个月,3例分别为术后15个月、42个月、30个月复发,复发率为8.11%。

综上所述,子宫CL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亚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需要和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等鉴别,免疫组化H-Caldesmon,Desmin,CD10及Ki-67染色对诊断困难的肿瘤具有很好的鉴别作用。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CL具有一定的复发率,术后应长期密切随访。

猜你喜欢
平滑肌免疫组化肌瘤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