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家访,真的过时了吗

2018-09-29 19:47刘祎霞
湖南教育·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上门小学教师家校

刘祎霞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微信、QQ等形式给家校沟通带来了许多便利。一通电话、一条微信消息,就能让老师随时随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于是,很多老师不再舟车劳顿上门家访了。信息时代,“进村入户”式的家访真的过时了吗?

家访,想说爱你不容易

“以前上门家访,学生父母都在家。一进门,立马端上热茶,递上学生的家庭作业……”谈起过去的家访岁月,绥宁县黄土矿镇学校教师李德胜十分怀念。

现在,农村老师家访,已经无“家”可访。不少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打工潮兴起,学生父母在家的越来越少,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已超过一半。老师再上门家访,大多是家中的老人接待。当老师向他们谈起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或是语言不通,或是置若罔闻。”李德胜说。

“如今,老师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开会、整理资料等,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已身心俱疲。若要老师在放学后进行家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教师朱志军表示。

此外,当今社会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度和对老师的信任度远不如从前。有的家长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自认为是“教育专家”,不愿配合老师进行教育。这也给老师上门家访增添了阻力。

“一些老师在家访过程中时常吃闭门羹或是遭冷遇,致使老师的家访积极性受挫。”平江县四丰小学教师毛拔群指出,个别家长一吃完晚饭就打麻将,老师已经登门,家长还不愿离开麻将桌。

家访并非易事,这与家校相隔距离较远不无关系。“城市学生住得相对分散,老师居住也很分散,一次家访,甚至需要老师来个‘跨城之旅。就农村教育而言,大规模撤点并校,农村学生一般在中心小学或乡镇中学读书,离家较远,学生需要住校。老师与学生大多不在同一个村居住,家访一次需要跑十几公里路。”教育时评人张全林說。

长沙市望城区柏叶小学校长李梦婷表示,在农村,不少年轻老师不认识村里的路且没有交通工具,天黑后的家访又不得不考虑老师的安全问题。因此,学校主要通过微信联系和定期邀请家长到校了解学生情况。“上门家访费时费力,微信、QQ联系更高效便捷,通过语音、图片等多样化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更形象、具体,其优势是传统家访无法比肩的。”张全林认为,在上门家访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到家里去,也能实现简单的家校沟通,就没必要非到家里走一遭。

上门家访魅力依旧

上门家访虽然辛苦,但便于老师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岳阳楼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梅磊谈到,“教师上门家访不但可以近距离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还能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既将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通报,也能得到其家庭表现的第一手资料;既了解学生的‘学,也验证教师的‘教。”

“虽然电话与网络聊天的方式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便捷沟通,但由于学生不在场,很难做到公正客观。教师有针对性的家访,推心置腹地与学生、家长促膝谈心,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可以让学生把这种‘批评看成一种‘赏识与‘督促,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桃源县西安镇中学教师周旭方说。

来自长沙市望城区的蒋姓家长表示,自己十分欢迎老师上门家访。“相对于文字和语音,面对面的交流给予我们更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时间和空间。”

在家访中,新晃县扶罗镇新寨完全小学教师田元春总能够发现那些调皮孩子的闪光点:如班上的“调皮大王”不但能记住父母的生日,还主动积攒零花钱为父母买礼物;爱讲小话的孩子在家主动洗碗做饭、养花浇水……登门家访,更能让教师发现每一个孩子背后的闪光点。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一次及时的家访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2017年11月,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教师方西河班上的学生超超在校园运动会上获得实心球第一名。赛后,方西河和体育老师一同去超超家家访,登门报喜。其实,超超平时不守纪律,常被批评,这一次老师在家长面前大力表扬了他,让他深为感动。后来,超超在纪律方面好转了很多。

安乡县唐家铺中学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都会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学校办公室主任郭三查认为,上门家访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加强了家校沟通与合作,又更好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口碑。

家校沟通新形式为家访助力

新的家校沟通方式与传统的家访形式并非水火不容,它能够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是家访的一种有益补充。

在家访之前,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和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茶陵县城西小学教师黄云生认为,要准确评估家长接受家访的意愿,从中识别和筛选有充分时间、一定意愿和良好态度接受家访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尽力避免因家长无暇或无意接受家访以致无功而返。

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教师于水生指出,如果家长或学生抵制家访,那家访应暂缓,要等待和创造更恰当的家访时机。一刀切式的家访,其要求和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最后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传统家访可与新的家校沟通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于水生建议,老师可将自己对孩子的希望和家访的要求制成视频,与学生家庭适时互动,哪怕双方足不出户也能完成一次初步家访。这样一来,还可以大大减缓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交流压力。家长也可把孩子在家的日常活动录制成影像资料,与老师进行互动。这些资料不仅有利于家访,将来还可能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

“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是老师来到学生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这种情感的碰撞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代替的。”常德市石门县三圣乡河口学校教师刘斌说。

“上门家访永远都不会过时。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只能是家校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上门家访的补充。”黄云生认为,现代通讯手段再先进再发达,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无法了解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现状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氛围,而这些恰恰都是学生成长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上门小学教师家校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刘辉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外卖与快递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