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2018-09-29 09:39夏小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综合治疗糖尿病

夏小英

[摘要] 目的 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干预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5例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病情好转率为94.44%,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6.67%,对照组发病率为35.2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后,明显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使得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

[关键词] 老年痴呆;糖尿病;治疗分析;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b)-0011-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机体各项机能减退,不能配合饮食,易反复出现各种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控制血糖的难度更大[1-2],因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5例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35例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齡62~85岁,平均年龄为(81.6±3.9)岁;观察组患者1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在63~87岁,平均年龄为(82.4±4.5)岁。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并排除患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严重的未能控制的高血压(BP≥180/110 mmHg)以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据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等。治疗期间用毛细血管血糖仪对血糖进行监测,及时调节胰岛素的剂量。治疗期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低血糖事件,一旦发现面色苍白、出汗、双手发抖立即测血糖,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浆血糖水平及治疗12周后再次监测血浆血糖水平。

1.2.2 综合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即对患者实施①饮食治疗: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进食食谱,具体包括进食食物的种类,多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并严格控制患者进食的次数和数量,以少食多餐为主,在患者进食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的陪同,由于患者患有老年痴呆病症,通常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在必要时应给予喂食,保证患者进食的节奏以及食物的大小和温度要适合,避免患者在进食时出现噎食和呛咳等情况。②心理治疗:老年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往往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因此在治疗时医护人员要时刻保证自己的态度要温和,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让患者享受家的温暖,减少环境的陌生感,降低患者的情绪波动,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③药物治疗:由于患者患有老年痴呆症,记忆力会严重衰退,在服药时通常会出现药物的漏服或者错服,因此在患者进行服药时要进行合理的干预,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严格管理,根据不同患者,对要服用的药物进行标注和分类,确保老年患者服药剂量和次数的正确性。

1.3 评定指标

①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得出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老年痴呆患者根据MMSE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的高低分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效。

②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变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病人数,从而得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MMSE评分进行评估和比较后,得出对照组的病情好转率为64.71%,观察组的病情好转率为94.44%,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②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变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病人数,从而得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其中对照组发病率为35.29%,观察组发病率为16.67%,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痴呆病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极高,病因极其复杂,具有发病时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的特点。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记忆力减退甚至性格改变,失去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3-4]。研究发现[5],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血糖升高会加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使得老年痴呆病症加速发病。因此,老年患者血糖的控制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患有老年痴呆病症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智能低下、治疗依从性差等各种原因,使得治疗的难度大大的加深,因此该院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对患有老年痴呆病症的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6-7]。

该研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干预,即具体包括饮食干预,从患者每日摄入食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保证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心理干预:医护人员保持温和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的安抚患者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药物干预:对患者的服药剂量和次数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患者服药的准时性和正确性[8]。在实施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94.44%,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6.67%,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干预后,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病情的好转率,还能明显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田田,焦琳琳,陈延娥,等.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148-150.

[2] 谈萍,梅克文. 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13):1193-1194.

[3] 夏观保. 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4):269.

[4] 江秋. 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6):239.

[5] 王建玲,闫志新,贾爱兰,等.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1031-1034.

[6] 马菲.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患及转归流行病学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7] 张耀东.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现状调查、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8] 樊清华. 山西省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卫生服务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8-03-21)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综合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