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交易方式

2018-09-29 09:32郭希智曾严珍子卢萍梁琛
商情 2018年39期

郭希智 曾严珍子 卢萍 梁琛

[摘要]“沪港通”交易机制运行三年以来,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总成交额连年创新高。本文通过概述沪港通的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沪港通实行的政策性优势,剖析了运行以来沪港通对宏微观方面的影响效应,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沪港通 双向投资 投资渠道 联动性 跨境资本

一、沪港通的概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长久以来较为封闭的经济政策已渐渐不适应时代的进程。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我国先后推行了QFII、QDII、以及RQFII。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联动性,我国于2014年11月17日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

沪港通的特点。先前在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进行的尝试举措,仍然存在着规模不足、过程繁琐等问题,而与QFII、QDII等跨境证券投资资本渠道有所不同的是,沪港通自身的优势更加明显。第一,沪港通实行双向投资模式,即中港双方投资者可自由选择进行港股和A股之间的的双向买卖模式,只要符合要求,便可在内地交易所购买港股,而不需要复杂的手续亲自去香港购买股票。第二,沪港通采取人民币作为清算交收货币,实现了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化,促进了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第三,沪港通管理资金的模式采用闭合路径,卖出证券所获资金不得留存在当地市场,必须按照原路返回,闭环模式缓解了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实质冲击。第四,沪港通无严格的投资者准入机制和复杂的资格申请手续,方便公众参与,降低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扩大了参与者的范围和规模。第五,沪港通交易成本较低,没有托管费和通道使用费,相对而言净收益较高,激励了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

二、沪港通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扩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沪港通的推出,内地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实现对港股的投资,这样的方式给境外人民币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方式,也为人民币的回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渠道,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2)资金流动规模日益扩大。沪港通运行初期,沪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仅占每日额度的25%左右,而港股通不足5%,成交规模有限,影响力较小。经历了三年的运行,沪股通在700个交易日中,累计有757只股票发生过交易,合计交易金额达3.45万亿元,日均49.25亿元,沪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占每日额度约38%,资金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增强了内地与香港资金的相互连通,进一步增进了内地和香港的联动性。

(3)A股蓝筹股倍受青睐爆发上扬。据上交所统计,沪股通交易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自沪港通开通以来,对每日成交活跃股进行统计,在上榜的219只沪市股票活跃股名单中,大多是受到市场认可的蓝筹股,这也是港资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的一贯风格。

三、沪港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增强沪港股市的联动性。尽管沪港通正式开通之前,内地和香港股市已经出现了一些联动性因素,但香港的自由与开放度远远高于内地资本市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尤其是沪港通的成立,使两地证券市场的互动增加,正如张昭的实证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以来,两地股市之间联动性加强,我國内地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也在向前迈进。

(2)沪港通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短期增加长期减少。沪港通的动态经济流向与两地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机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以及对未来的前景预期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大量个人投资者偏向于选择定价较低的小股票,而香港的大宗机构投资者偏向于选择定价较高的大股票,其拥有的雄厚的资金实力,交易额通常较大,资金流量易成规模效应,对于货币供应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总的来看,短期内由于两市股票估值水平有所差异,通过沪港通渠道流入A股的资金相对较多,内地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但是长远看来,随着内地市场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差异被逐渐修复,因此长期内地货币供应量将呈现下降趋势。

(3)沪港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开通沪港通,加剧了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程度和跨境流动速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波动性影响,而资本的双向流动对我国的利率水平也会造成冲击。因此,货币政策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当局不只要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也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及利率水平波动,不免影响其独立性。

四、建议与措施

(1)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股市保持平稳健康的基础。没有经济基础的铺垫,一切与经济相关的行业都无法良性发展,因此需要从根源出发,将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动力,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有利于我国股市保持长期利好的态势。

(2)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一,我国金融体系较为薄弱,目前的体系不足以抵御金融风险。第二,政府职能急需转变并加强,重点转移到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促进经济革新等方面上来,以制度保障降低金融风险。第三,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程度,风险共担,积极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3)加强沪港通跨境资本联合监管。证监会是沪港通交易机制的监管主体,而中国人民银行对跨境资本流动负有监管责任。加强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沪港通的联合监管,有利于防范异常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降低其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危害。一是通过提高挖掘和解析跨境资本流动的数据,进一步掌握其交易态势,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沪港通跨境资本监管方面,证监会与人民银行既要分工明确,又要进行良好的协作,如此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4)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度。为了避免沪港通带来的短期资本流动的威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削弱作用,中央银行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在总量政策既定的情形下,进行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