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富士中画幅无反去西藏

2018-10-11 06:18陈奇军
中国摄影 2018年9期
关键词:单反相机富士焦距

陈奇军

今年6月,我有机会与几位朋友驱车到西藏旅行。启程之前的头等大事是备好相机,“全画幅单反+大三元”、“M4/3系统无反+一镜走天涯镜头”、中画幅无反……到底带哪款呢?相机多了,反而很头疼,作为首次去西藏的我,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定。

有人劝我,带着“全画幅单反+大三元”去更保险些,这几乎能应对所有拍摄题材;也有人说带着“M4/3系统无反+一镜走天涯镜头”更好,因为首次西藏行还是轻松点好,更重要的是携带沉重的器材会加重高原反应。综合各种因素后,我最后决定带着富士GFX 50S这款中画幅无反相机去。我是这样考虑的:去西藏机会难得,对于“大美风光”来说,还得用“大底”相机去再现,万一遇到出大片儿的机会,用“小底”相机岂不遗憾终生!再说,中画幅无反相机甚至比全画幅单反相机还要轻巧。

富士GFX系统的G系列镜头目前有7款镜头,焦距最长的是富士龙GF250mm f/4 R LM OIS WR,可惜这次我没有借到。我带的两款镜头是:富士龙GF23mm f/4 R LM WR和富士龙GF32-64mm f/4 R LM WR,前者等效焦距为18mm,后者等效焦距为25-51mm。由于没有中长焦镜头,因此启程之后我一直忧心忡忡,担心错失良机。果不其然,进入藏区后,面对浓郁的风土民情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同行影友拿出长枪短炮远拉近推,大场面和特写无所不能;而我只能左右开弓,拍一些宽视角的片子。这让我不禁有些后悔:莫非拿错了相机系统?当初或许就应该随大流,带一套“全画幅单反+大三元”过来了,或者再买一支富士龙GF250mm f/4 R LM OIS WR镜头,外加一支富士龙GF1.4X TC WR增倍镜。

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继续一路向前。车队从林芝出来后,天气突变。蒙蒙细雨里,草丛中一片片金黄色的花朵显得格外鲜艳,而高耸的雪山在雨雾中也少了些许威严,平添几分妩媚—大美西藏,果然名不虚传!我们纷纷下车,各自寻找视角。因为要赶时间前往另外一个目的地,所以拍摄时间有限,大家来不及准备雨具,就直接端着相机冒雨拍摄。

尽管相机早已淋透,我却并不担心,因为出发之前查阅资料得知,富士GFX 50S机身有58处采用了气密密封,具有较高的防尘、防滴和防冻性能;而这两款G镜头,也分别采用了9道和10道防风雨密封圈,厂方保证:“即使摄影师在遍布灰尘或小雨环境下,也能安心进行拍摄”。

汽车驶过湛蓝的羊卓雍错湖,又到白雪皑皑的卡若拉冰川脚下。如此近距离仰视这巨大的冰川,真正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万物之灵的人类显得那么渺小,也许此时此刻,只有“大底”的富士GFX 50S相机才可以与镜头前的伟大风景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再现大自然的神奇。

晚上回到住处,打开电脑,将富士GFX 50S相机拍的照片与其他相机的照片对比后,才突然发现当初的决断还是正确的:幸好拿来了中画幅无反相机—将影像放大100%后,冰川细节历历在目,花草树木清晰无比,這种再现效果之前少见。

与胶片相机一样,数码影像的决定因素依然是“大底”,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更大型的影像传感器可以带来更强大的细节再现能力、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信噪比。以富士GFX 50S为例,其影像传感器尺寸为43.8×32.9mm,而全画幅的尺寸为36×24mm,前者是后者的1.68倍。因此,仅从成像素质方面来说,中画幅无反相机的先天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此外,中画幅无反相机是“大底”与“便携”结合的产物,它比全画幅无反相机稍大一点,掂在手里却比全画幅单反相机轻巧。

不过,中画幅无反相机也并非完美无缺,目前最大的短板是镜头群还不够完善。个人觉得,这种相机目前更适合讲究画质的摄影人进行旅行拍摄,因为它兼顾了成像素质和便携性这两大特点。

猜你喜欢
单反相机富士焦距
富士苹果价 将低于往年
清芬凌霜
叶敏作品赏析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富士苹果大小年树的修剪
富士X-T100
基于扩散光束尺度的凸透镜焦距测量
单反相机巧防尘
第二届富士产经现代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