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研究

2018-10-15 03:35蔺福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性骨折椎弓螺钉

蔺福辉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疼痛、改变脊柱生理结构,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1]。椎弓根螺钉是目前固定脊柱、缓解神经压迫的有效手段, 但单纯采用此种方法的牢固性较差。基于此, 本院尝试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钉道骨水泥强化固定, 为明确此种方案的临床作用, 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本院的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针对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7例, 年龄 55~85岁 , 平均年龄(70.69±6.14)岁 , 术前平均 VAS评分 (6.49±1.32)分、ODI指数(69.13±12.04)%、Cobb角(24.04±9.06)°;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8例, 年龄56~84岁, 平均年龄(70.12±6.58)岁,术前平均VAS评分(6.50±1.41)分, ODI指数(68.96±10.47)%,Cobb角(24.12±8.4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肝、心、胃、肺脏器衰竭以及合并癌症患者, 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骨水泥强化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俯卧, 均采用后路中线手术。根据损伤水平进行全椎板切除。压缩性骨折患者要接受后路融合。钻好椎弓根螺钉孔后, 用1个直径3 mm 的针穿入椎体。调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通过推助器经由椎弓根管螺钉孔缓慢注射骨水泥, 推注剂量为1~2 ml/椎弓根钻孔, 在骨水泥注射完成后, 立即拔出注射器, 拧入椎弓根管螺钉, 结合出血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情况、脊柱障碍情况、后凸畸形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疼痛情况通过VAS评分进行统计, 0分为无痛感, 10分为无法耐受的剧烈痛感, 分数越高表明痛感越严重。②脊柱功能障碍情况通过ODI评分进行统计, 共设有10个关于脊椎功能障碍的问题, 每个问题共设有5个选项, 分值为0~5分, 选项根据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设置, 功能障碍越严重, 选项分值越高。总分=合计分数/5×10×100%。③后凸畸形改善情况通过Cobb角进行统计, 手术前后借助医学影像计算后凸的Cobb角。④术后并发症主要观察固定螺钉是否出现松动、断裂、退钉等情况, 并统计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比较 术后6个月, 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 ODI指数(%) Cobb角(°)观察组 48 2.03±0.74a 32.94±6.41a 10.19±3.36a对照组 48 3.48±1.31 40.12±9.16 14.06±4.88 t 6.677 4.449 4.525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老年人群的钙质日益流失, 会出现骨质疏松, 可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腰胸椎就是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部位,如果未经过及时治疗, 不仅会出现较强的痛感, 还会导致椎体变形, 出现后凸状椎体畸形,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这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2-4]。椎弓根螺钉是目前固定脊柱、缓解神经压迫的有效手段, 但单纯采用此种方法的牢固性较差, 临床常见螺钉松动、折断以及退钉等不良反应[5-7]。基于此, 本院尝试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骨水泥强化固定, 提高椎弓根钉的把持力, 以提升治疗效果, 为观察此方案是否有较明显的临床优势, 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本院的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采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观察组。结果显示, 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2.03±0.74)分、ODI指数(32.94±6.41)%、Cobb角(10.19±3.36)°均显著优于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对照组的 (3.48±1.31)分、(40.12±9.16)%、(14.06±4.8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出现螺钉松动、断裂、退钉的患者比例为4.17%, 对照组螺钉松动、断裂、退钉患者比例为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也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相符[8-10], 由此可见,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改善脊柱功能, 纠正畸形。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多为钙质流失较为严重的高龄患者, 此类患者身体孱弱, 同时合并许多基础疾病, 而单纯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失败率较高, 一旦出现螺钉断裂、退钉, 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办法, 最大程度避免内固定失败, 对于此类患者的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效果显著, 有效降低了螺钉断裂、退钉等风险, 安全可靠, 值得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骨折椎弓螺钉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影像检查在应力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树鼩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患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