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疗效观察

2018-10-18 06:34林海容黄艳媚邓璀陈小可姚桂锐喻海琼刘慧刘念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机体住院营养

林海容 黄艳媚 邓璀 陈小可 姚桂锐 喻海琼 刘慧 刘念

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当前在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该病的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的迹象, 大部分COPD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 营养不良会损伤其肺功能, 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进而增加患者病死率, 由此可知, 对于COPD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干预至关重要[1,2]。本文作者为了辩论营养支持在COPD中的治疗疗效, 特收集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女15例, 男28例;年龄55~78岁, 平均年龄(66.52±10.29)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6±4.28)年。对照组女16例, 男27例;年龄56~76岁, 平均年龄(66.05±9.25)岁;病程3~11年, 平均病程(7.05±3.8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满足《内科学》中对COPD的诊断标准;研究前家属患者均已知情, 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者;肾功能、肝功能不健全者;配合度、依从性较差者;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意识不清醒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合患者的代谢能力以及营养需求, 合理的配制营养制剂, 以静脉营养支持方式进行, 3 L营养袋卡文连续24 h持续性输注。

1. 3.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外营养支持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采纳经空肠造瘘管、鼻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胃管饲方式, 用输液泵缓慢、匀速的输注, 防止发生蛋白水解产物、营养制剂、腹泻、腹胀等症状[3,4]。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白蛋白、总蛋白、氧合指数、体重)、免疫指标(IgG、IgA、IgM、TLC)以及住院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氧合指数、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总蛋白、氧合指数、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IgG、IgA、IgM、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IgG、IgA、IgM、TLC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白蛋白(g/L) 总蛋白(g/L) 氧合指数(mm Hg) 体重(k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5.26±3.1426.86±3.6850.26±5.1452.86±6.05116.28±12.17132.05±14.0552.06±3.1458.05±3.25观察组 43 25.24±3.09a 32.82±3.74b 50.28±5.16a 56.77±6.27b 117.61±13.05a 186.28±16.28b 52.11±3.06a 61.96±3.82b t 0.0297 7.4486 0.0180 2.9427 0.4888 16.5366 0.0748 5.1121 P 0.9763 0.0000 0.9857 0.0042 0.6263 0.0000 0.9406 0.0000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IgG(g/L) IgA(g/L) IgM(g/L) TL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10.28±3.1410.67±3.282.41±0.982.34±0.841.26±0.241.40±0.290.89±0.251.02±0.63观察组 43 10.27±3.11a 12.04±2.02b 2.43±0.91a 3.33±0.81b 1.25±0.21a 1.62±0.38b 0.91±0.24a 1.77±0.62b t 0.0148 2.3321 0.0981 5.5633 0.2056 3.0180 0.3784 5.5640 P 0.9882 0.0221 0.9221 0.0000 0.8376 0.0034 0.7061 0.0000

2. 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06±3.28)d,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77±4.21)d,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446,P=0.0000<0.05)。

3 讨论

COPD患者病程较长, 病情易反复发作, 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呼吸功能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 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 不利于机体的恢复。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机体长期性的处于一种高分解状态, 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5]。长期性的营养不良导致患者膈肌以及呼吸肌的收缩功能显著减弱, 通气功能以及肺功能明显降低, 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 患者极易出现贫血、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降低了治疗效果, 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同时增加了住院费用, 家属、患者均承担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6]。

营养方式的合理性对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肠内外营养有效的满足了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 维持了组织、器官正常的功能与结构, 通过营养物质的药理作用, 有效的纠正了机体代谢紊乱的状态, 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更符合人体的生理代谢规律, 可最大限度的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保护胃肠道黏膜, 避免肠道菌群出现位移, 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 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改善了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减少治疗费用, 减轻经济负担[7,8]。肠内外营养支持尽可能的满足了患者对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的需求, 阻止了蛋白质的降解, 促进了机体蛋白之间的合成, 增加了蛋白量,促进了机体各个器官、组织功能的恢复, 对于呼吸肌肌力恢复明显, 促使营养物质发挥药物作用, 使得胃部的负荷得以舒缓, 进一步改善、调节胃功能, 有效的避免了因为食物误吸或者反流而引发其他并发症[9]。本文研究示:治疗后, 观察组的营养指标以及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陈森钦等[10]研究中, 营养支持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证实了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COPD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 COPD患者采纳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提高其免疫功能, 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有助于机体尽早恢复, 安全可靠, 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机体住院营养
妈妈住院了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邓俊峰作品选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蔬菜与营养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