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唑来膦酸应用于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8-10-18 02:45河南省鹿邑县人民医院477200张继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沙酮吗啡骨细胞

河南省鹿邑县人民医院(477200)张继峰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类临床症状,也是一世界性难题,其发生率高达60%~90%[1]。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通过规范的止痛治疗能够消除90%以上的疼痛,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肺癌已经成为了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性疾病,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中、重度患者来说,阿片类药物为首选[2],盐酸美沙酮片属于阿片μ受体类激动剂,性质类似于吗啡,用量仅为吗啡的一半,且作用时间长,唑来膦酸属于一类系统、持续性的药物,是癌性疼痛治疗的新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就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唑来膦酸应用于肺癌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住院治疗的60例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表现为刺痛、酸痛、闷痛等;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明确为肺癌,癌性疼痛强度评分>7分。②无并发明显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③无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能正常沟通。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61.67±11.18)岁,体重(58.62±14.22)kg,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60.19±10.77)岁,体重(55.05±17.73)k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美沙酮片进行治疗,用法用量:既往未应用过镇痛剂或已使用过弱阿片类药物治疗患者,初始剂量为5mg/12h,若患者入组前正在应用吗啡以外的其他类阿片镇痛药物,则先使用吗啡的普通片剂剂量,随后转变为盐酸美沙酮片剂量,换算方法:口服吗啡日剂量30~90mg,转换比4∶1(吗啡∶美沙酮),口服吗啡剂量91~300mg,转换比8∶1,口服吗啡剂量≥300mg,转换比12∶1;随后根据患者应用药物后对于疼痛强度的反应将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至理想水平,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唑来膦酸4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5min,每4周1次,连用2次。2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根据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程度,完全缓解:完全无疼痛;显著缓解:疼痛相比于治疗前显著减轻,基本不影响睡眠;无缓解:疼痛治疗后无减轻[3]。总缓解率=(完全缓解+显著缓解)/n×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评分原则[4],用药前后对精神、睡眠、食欲、日常生活4项指标进行比较,总分以1~5分表示。1分为最差,5分最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疼痛、排尿困难、腹胀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3.33%(19/3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6.297,P<0.05,见附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精神、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间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疼痛、排尿困难、腹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3。

3 讨论

疼痛是临床上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三阶梯止痛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疼痛程度,采用不同等级的止痛药物对症处理[5]。

美沙酮属于国家癌痛止痛的代表药物,用量大约为吗啡的一半。属于μ型受体特异性结合剂,进入体内后能够有很强的亲和力,且与σ型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与κ型受体的亲和力较弱,美沙酮不属于纯的μ型受体配基,结合σ型受体后产生30%的交叉反应,结合κ型受体后产生25%的交叉反应,盐酸美沙酮片口服的生物利用度达到了80%,药物达到峰值的时间约为3h,消除半衰期不同的个体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单次给药的半衰期为12~18h不等(平均为15h),镇痛时间能够维持8~12h,美沙酮类似于吗啡类镇痛药,副作用与吗啡相似,但美沙酮的半衰期较长,容易在体内蓄积,个体间有着明显差异。所以有药物过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心脏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既往有研究指出,将美沙酮应用于血清蛋白含量较低的人群中,引起的QT间期延长的心脏传导阻滞作用效果类似于β-受体阻滞剂,所以在临床上需要避免用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而用量过少则难以起到理想的镇痛效果,故需要考虑联合用药,一方面减少其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够起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附表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附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附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盐酸美沙酮片联合芬太尼透皮剂后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唑来膦酸属第三代含氮双膦酸盐药物,它的咪唑侧链上含2个重要的氮原子,第二个氮原子使其作用强度大大高于其他双磷酸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体外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死亡,还可通过与骨的结合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唑来膦酸和可以抑制由肿瘤释放的多种刺激因子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和骨钙释放。用药后吸附于骨骼中羟磷酸灰石晶体上面浓集在骨骼中,被骨骼中的破骨细胞吸收后滞留在细胞浆中,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能起到抗吸收作用,以减轻或延迟肿瘤引起的溶骨性改变,减少溶骨性骨转移引发的病理性骨折,消除或减轻骨转移产生的剧痛。与一、二代相比,其作用强度更高,使用剂量更小,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国内的研究报道是一致的。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用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唑来膦酸应用于肺癌疼痛的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美沙酮吗啡骨细胞
宁波地区美沙酮口服液外带服务的评估与思考*
美沙酮维持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对戒毒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勘误: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美沙酮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分析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