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2018-10-18 02:45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463000王翠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初产妇产后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463000)王翠云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附表1 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s,n=90,分)

附表1 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s,n=90,分)

组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强迫 敌对 恐惧 偏执实验组 1.7±0.3 1.4±0.3 1.8±0.1 1.5±0.2 1.1±0.3 1.6±0.4 1.5±0.3对照组 2.3±0.5 2.5±0.8 2.8±0.5 1.9±0.6 1.6±0.8 2.2±1.1 2.0±1.3 t 9.762 12.214 18.605 6.000 5.552 4.863 3.55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n=90]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90例,所有产妇均排除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6±3.8)岁,孕周32~40周,平均孕周(35.9±2.2)周,病程1.1~2.2月,平均病程(1.6±1.1)月;实验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1±3.5)岁,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6.1±2.3)周,病程1.3~2.5月,平均病程(1.6±0.9)月。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护理:产妇入院后,向产妇介绍住院环境,向其普及产前相关注意事项、产后护理常识及育婴知识,并协助助产师进行产前检查,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做好产前每30min生命体征监测、胎心监测,做好会阴部、乳房的护理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①产前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针对产妇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进行预见性护理,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给予产妇不同的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1][2]。②产前健康宣教:初产妇因没有相关经验,缺乏分娩及保键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再加上生活压力及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易产生抑郁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对产妇讲解分娩保健知识,加强产妇对各种不适的认识,使其能尽快调整不良心理状态。③产中护理: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由于宫缩会使产妇易出现烦躁心理,出现护理不依从;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地指导产妇缓解疼痛的方式,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疼痛感会加剧,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进食、进水,使其保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进行分娩,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分娩方法,减少分娩并发症;当产妇进行第三产程时,胎儿顺利诞生,护理人员应及时对胎儿进行护理,第一时间告诉产妇胎儿健康,缓解产妇心理状态,减少心理压力,对产妇会阴部进行清洁,协助医生缝合处理。④分娩后护理: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指标及心理状态,定期为产妇会阴部进行清毒,防止出现不良事件;观察产妇心理变化,当感到产妇出现抑郁症状时,及时对初产妇行为给予相应的指导,改善抑郁症状;同时根据产妇不同的实际情况,给予充分地肯定与鼓励性指导及矫正,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减少他人的评价和态度给初产妇带来负面影响,积极地帮助他们从分娩后的不适与疲劳中恢复,使其尽快转入母亲角色。⑤休养环境护理:由于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应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治疗操作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打扰,避免谈论刺激产妇情绪话题。同时,适时地进行心理咨询,指导产妇产后康复训练方式,增加产妇自信心和自尊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评分采SCL-90量表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敌对、恐惧、偏执7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为4分,分值越高证明心理状况越差。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总评分≥90分为一级满意;总评分80~90分二级满意;总评分70~80分为三级满意;总评分<7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一级满意度+二级满意度+三级满意度。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评分对比 实验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暴躁、大哭大闹、烦躁、易激怒,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生产后抑郁症状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身体变化、情感因素、生活方式、误导等。在一般情况下,初产妇由于第一次生产,还没有做好为人母的心理准备,对妊娠期的各种负面影响产生恐惧感,导致产妇分娩的消极态度,易产生产后抑郁症,在这样不良的情绪状态中,对胎儿及其家庭幸福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产妇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降低其抑郁症状及潜在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经验表明,在初产妇的护理中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产后郁抑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降低其不良心理状况及恶性情绪,给予心理与生理上的支持与鼓励,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降低产妇抑郁状况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初产妇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